天津文交所份额暴跌 超九成
作者:陈冉
和讯网消息 11月27日收盘时,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进行份额交易的“黄河咆哮”收盘价为1.47元,比 点18.70元下跌了92%;“燕塞秋”收盘价为1.36元,比 价17.07元下跌了92%。
这两幅作品在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2011年1月26日,天津文交所将天津山水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作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分别拆分为600万份和500万份,以每份1元的价格挂牌交易,由此拉开了艺术品份额交易的序幕。
两幅作品1月26日开盘当天便涨至2.16元/份,截至2月18日“黄河咆啸”市值已达到3900万元,“燕塞秋”市值也达到2990万元,远远超出交易所专家委员会给出的市场估价。至3月下旬,《黄河咆哮》 被爆炒到18.70元,《燕塞秋》则被炒到17.07元。
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一位与白庚延生前曾有过多次交往的教授指出,白庚延的作品一般在每平方尺一两万元左右,《黄河咆哮》和《燕塞秋》最初估值600万元和500万元已经是市场价的极限,天津文交所出现的“天价”有很大泡沫,而这些画作未来的归属是个难题,投资者也不可能像买股票那样得到分红,作品一旦退市,高价买入的投资者就会遭遇大幅亏损。
在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下,艺术品份额交易急剧降温,随着国务院清理整顿各地交易所工作的推进,投资者开始摸不着方向。
2012年9月12日,山东泰山文交所打破沉默,对外宣布3个份额产品停牌,并表示将按照投资人的平均买入价收购投资人持有的艺术品份额。截至目前,一度多达约60家提供“类金融化”艺术投资产品的文交所中,仅剩下天津文交所一家仍然未停止交易。
根据国务院38号、49号相关文件规定,天津文交所的20个投资产品属于违规运行,应当被叫停。
至此,文交所实际上已经踩在悬崖边上,在盈利模式上没有突破,市场公信力也在急剧下跌,70余家文交所收费和服务标准也不统一。
10月底,国内26家文交所负责人齐聚三亚,讨论自救方案。会议的直接成果是“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浮出水面,行业间终于就文交所的未来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作为文化产权交易所理论的提出者和设计者,彭中天是“共同市场”的倡导者,他被26家与会代表推举为首届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秘书长。
按照彭中天的设想,“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只是联合的第一步,实现各文交所的互通,相互代理产品和业务,互为渠道;第二步是在找到一定的模式的时候,开展共同市场,但是允许有自选动作;第三步是统一市场,各家不做自己的业务,有统一的规则和标准。
仍在违规经营的天津文件所参加了“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但26家文件所还不到全国总量的四成,“共同市场”的前途还存在很大变数。
文交所迟迟不能进行有效的创新,根本问题在于缺乏既懂交易所逻辑,又懂文化经济的人才。而深圳和上海文交所作为 试点单位,所有制的局限也使得它们将非试点文交所拒之门外。彭中天对于“共同市场”的弱点和潜力自然十分清楚,他现在秉持的理念是悄悄干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