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过半毁于拆建
据新华社石家庄11月18日电(记者白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已30周年。30年来,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许多文物仍得不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盗掘古墓葬、盗窃馆藏文物、走私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过程中破坏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屡遭盗损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文物被盗现象严重。
河北省怀安县赵家窑汉墓群坐落在洋河岸边,有古墓31座,是目前张家口市最大的汉墓群,1982年被列为省保单位。然而,这个汉墓群遭受了疯狂盗掘,几乎每个墓葬上都有不规则的盗洞。当地村民说,有的盗墓贼甚至在白天盗墓。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大量古墓被盗,盗墓手段趋暴力化、智能化、集团化。如,湖北省公安厅11月初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破获一起特大盗掘、倒卖古墓文物案,缴获文物198件,涉案文物数量多、等级高、价值大……
此外,随着基本建设、城市化进程和旅游业发展的加速,大拆大建、过度开发、破坏损毁文物现象时有发生。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拆建活动。
个中原因
“文物犯罪的诱因,最终还是要归结为不合法的黑市交易、高额的利益驱动,刺激了人们获取暴利的心理。”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忠指出,由于与文物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致使古玩旧货市场中的文物经营活动处于失管状态,有的古玩旧货市场成为非法文物销赃渠道,助长了文物违法犯罪活动。
文物犯罪猖獗,而文物部门尤其是基层文物部门保护力量依然薄弱。在一些偏远地区,不少文物古迹长期处于无人守护状态,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目标,文物安全压力大。一些基层文物工作者说,诸如墓群、长城等文保单位占地面积大,却没有相关的监控室,只靠农民等的巡视,很难及时有效看护好。
据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的文物管理处主任耿左车介绍,陵区面积80多平方公里,文管处161人,其中相当部分的人从事宾馆、机关等工作。
据文物部门统计,全国半数以上馆藏文物需要修复,但有修复专业资质的单位只有198家,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文物资源基础数据库。在基层,文物执法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现象较普遍。这不利于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业内人士认为,城市文化遗存之所以面临威胁,是因为它面对着强大的利益“竞争”。一些地方政府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对立起来,把历史文化遗产视为城市发展的包袱,不能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加强保护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主任靳宝栓说,虽然在每年世界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节点,有关部门进行纪念或宣传活动,但经常性、普遍性和有针对性宣传教育乏力。保护文物尚未成为全社会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专家认为,现行法律已无法满足文物保护的现实需求,例如,对文物违法的处罚过轻,且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行为。文物行政部门既无法行使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权力,也不可能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很难阻止一些建设部门强行施工造成文物毁灭性破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工商行政部门负责对文物市场实施监管,但许多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并不懂文物。
专家呼吁,尽早修改和完善文物保护法:加大对文物犯罪的处罚力度;明确文物执法机构;明确文物保护的范围,对工业遗产、大遗址、文化线路、水下文物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明确各级政府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的比例;确立问责规定。
同时,进一步完善文物交易和监管的法律制度,建立文物鉴定准入制度,严厉打击文物流通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并积极规范文物鉴定类电视节目,树立正确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