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是在晋朝开始吃香的(2)

时间:2012-07-22 11:48:37 来源:四川在线

  这是什么道理?

  过去的政府短视,铸劣钱敛财。可是钱一劣,民间盗铸的成本就很低,于是大家都来铸,造成伪币盛行,与政府的劣钱争抢地盘。现在钱的质量一好,盗铸成本高,无利可图,“故百姓不盗铸”(《宋书》)。

  你看,还是那个问题。“上梁不正下梁歪”——老话。  

  可惜好日子才过了10年,刘宋与北魏打了一场大战,国力大损,第四届皇帝上台时再铸钱,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新铸的钱,叫“孝建四铢”,孝建是年号。这钱在陆续铸造发行的过程中,铜料不够用,政府就采取非常措施,规定凡是犯罪者可“以铜赎刑”——拿铜来就放人。钱也越铸越小,又轻又薄,连轮廓边都鼓不起来。这下子盗版成本降低了,民间造假者蜂起,纷纷把古钱砸碎,获取铜料,用来铸小钱。

  钱一掺假就不值钱,物价随之飞涨。害得政府赶紧贴出告示,颁布了钱币质量标准。群臣对货币政策也有争论。有的提议,民间私铸就随他私铸,不如对铸钱者征30%的税,变非法为合法。有的说,国家完全可以铸二铢钱,这样可以省好些原料。当然也有人坚决反对,说这将“贻笑百代”。二铢钱,像什么话。

  反对归反对,一切还得从国力出发。终于,在永光元年(465年),二铢钱方案获通过,铸了“永光钱”,小小巧巧的。省料了这还不好?民间不法分子乐颠了,紧跟着就仿铸,铸出来大批没轮廓的钱,老百姓称之为“荇叶”。荇叶,就是浮萍了。《诗经》第一首“关关雎鸠”里,就曾写到过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你想,钱薄到能在水上漂流,得有多轻。

  这可能有点夸张,可是后来刘宋政府还是感觉铸钱吃力,便又决定开放民间铸钱,那就更不得了啦。史载“由是钱货乱败”,民间盗铸的劣钱,一贯1000个钱,叠加起来高不过三寸,老百姓挖苦地叫它“鹅眼钱”。——这还算积了点口德,当时在北方,还有叫作“鸡眼钱”的。鸡眼是啥?脚底板的皮肤角质层增生,叫做“鸡眼”,这叫法大概就来源这种劣钱吧,很像啊。

  还有比这更劣的,是一种“綖环钱”,入水不沉,一捏就碎。这钱可咋用?数钱都没法数。夸张的人说,十万钱还不够一捧呢。

  人为了牟利,激发出来的才智真是匪夷所思。我在这里给大家说说,什么叫“綖(yan)环钱”。这是指钱币的内圈被剪去,只剩下“钱肉”和外轮廓的残币,一个个像瞎眼睛似的。换言之,不法分子把五铢钱的中心剪掉,只剩下一个外圈,就叫作“綖环钱”。剪下来的那个中心呢,也有专门术语,叫“剪边钱”或“剪边五铢”——也是可以用的哦。

  有人要问了:那不是很费事,怎么剪啊?不费事,用一种空心圆凿,一凿一个,一凿一个,术语曰“錾(zan)切”。这就等于现在把纸币一撕两半来用,一元顶两元。看来货币的事,全靠利益驱动也真是不行。到后来,新接班的宋明帝见国家的面子丢大了,下了死令,严禁什么“鹅眼”、“鸡眼”的流通,后来又禁止了私铸,再后来,连官铸也不铸了。

  国家的造币衙门——钱署,摘牌撤销。

  我们还是只用古人的钱吧。  

  几亿铜钱全都化作了菩萨

  宋之后,是齐,在钱币史上没什么可说的,基本没铸钱。齐完了是梁,有了一点戏。这时候南方用钱的地方多了起来,出现了一个术语,叫“女钱”。

  女钱,即“剪边五铢”,也就是上面说的,加工后中间剩下的那部分。一个方孔,外面有小小的一圈“肉”。这种小小钱,可以拿来做一种游戏玩,叫“射雉戏”,射雉,是射野鸡的意思,具体拿这残钱怎么来玩,想破脑袋我也不知道。

  后来在宋徽宗的那个宋朝,出了个年轻的钱币学家洪遵,写过一部《泉志》——那就是古代的《说钱》了。《泉志》里保留了不少上自南朝、下到北宋人的钱币学理论和见闻。里面只提到过一句:“雉钱,小者至径六分,重二铢半。世有射雉戏,用此钱也。”古人写文章,用字真是吝啬得很,就到此为止。所以女钱也叫“雉钱”。

  这钱还有一个名称,叫“五铢对文”,是指剪边剪得较多的一种,钱上的文字只剩下一半。梁朝的开国梁武帝萧衍,还下令让钱署专门铸了一种女钱。因为他这是官铸的,所以民间叫它“公式女钱”。钱没有边,怎么就叫女钱?这我也想不出来。

  梁武帝这个人,不单在南朝皇帝里,就是在历代皇帝里,也是有特色的一个。他多才多艺,文武兼备,会作诗、懂音乐。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盛行,他晚年也成了虔诚的佛教徒。信佛之后,梁武帝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全国人民效仿。还要求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灵也跟着吃素。

  他还几次“舍身”到庙里做和尚,就是不出来管理朝政,害得大臣先后凑了四万万钱来赎他。在货币领域里,他也有惊人之举。自宋明帝停止铸钱以后,民间都使用古钱,货币供应量严重不足,到梁朝几乎又要回到实物交易了。梁武帝决心整顿,先是禁了古钱,又禁了私铸,最后索性连铜钱也全部都禁了,改铸铁钱。

  铸铁钱,是因为铜料实在不够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铁钱。他也不想想,铁钱固然不缺原料,但是更能刺激私铸。果然,铁钱通行十多年后,民间真的、假的铁钱堆积如山,物价狂涨。市场交易就更为壮观,拿钱袋子去做买卖是不行了,都用牛车一车一车地运钱。哪还有按多少文来数钱的了,都是按贯来计数。据记载,买米一斗,要铁钱80万;买狗一只,要铁钱20万(见《魏书》)。那年头,人人都能腰缠万贯。

  铁钱的信誉荡然无存,等到梁朝灭亡后,铁钱也就废止了。这个“黑铁时代”,也是南北朝政治史中比较荒唐的一幕。  

  梁朝为什么铜料奇缺呢?原来是跟佛教兴盛有关。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在南朝,何止四百八十寺?梁武帝时仅建康城内,就有寺庙700多座,和尚尼姑人数过万。有庙,就得有菩萨,那时的菩萨不全都是泥塑木雕,很多是用铜浇铸、用金涂面的,以示虔诚。还有寺庙装饰、佛教仪式用的大量法器,也都非铜不可。

  这样,庙里用去的铜材,就不知能铸几万几亿钱了。此外大臣们为梁武帝赎身用的四亿铜钱,八成也都有去无回,全变成了菩萨金身。

  铜一稀缺,人们就越发珍惜,舍不得用铜钱,你收藏我也收藏,流通的铜钱越来越少,以至闹起了钱荒。这一时期的“短陌”已成了规矩,梁朝的东一半国土上,是八十当百,叫做“东钱”;西一半国土上是七十当百,叫做“西钱”; 唯有京师稍体面一点,以九十当百,叫做“长钱”。到了梁朝快咽气的时候,铜钱已是三十五当百了。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