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现代化农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3)

时间:2013-07-08 21:26:54 来源:互联网整理

  ——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强大动力。发展合作农业、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前提,在家庭承包体制下,合作农业是实现规模经营的最好载体最好途径,也是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深化、发展升级,是多赢共赢之举。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以获得租金或入股分红形式获取土地产出主体效益并创业再就业增收致富,耕种土地农民靠扩大耕种规模增量增收、靠现代化大农业提升生产力增产增收,国家靠实现粮食高产稳产,提高粮食安全系数,流通加工企业靠增加经营量增收。近年来,该市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合作农业经营体系。成功探索了企业带动型、村组干部牵动型、能人领办型、农机合作社承载型、场(院、校)地方共建型、市场引带型6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模式。全市入社农户10万户,辐射1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9%。成功探索了股份合作、家庭农场、农企合作、农机合作社、场村共建五种规模经营模式,有39个乡(镇)、86个村实现了整乡整村推进。

  ——把激活乡镇村经济活力作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强大助力。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乡镇村经济,充分激活了乡镇村行政单元活力,2012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35户,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1600万亩,产业化基地面积达到1750万亩。乡镇村项目数量和质量实现了重大突破。仅2012年,新上续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乡镇村项目721个,总投资914.2亿元,乡镇财政收入完成28.2亿元,增长77.1%,占公共预算收入53%,收入超千万元乡镇达到65个,超亿元乡镇6个。在坚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内搞活开展全民创业。特别是在挖掘本地特色、发展优势经济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集群抱团发展的模式正在逐步延伸,既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社会就业,又推动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