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现代化农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
——把千公里科技示范带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引擎。现代农业是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农业,该市以打造高标准园区为重点,强化物质装备、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提升标准化水平,努力把示范带打造成育种家的擂台、企业家的舞台、科技人员的讲台、干部农民的看台、领导决策的指挥台、休闲旅游的观光台,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技术推广带动、成果转化示范、农业人才培训、休闲旅游观光的功能,引领加快一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去年,我们沿境内8条主要干线公路,集中打造了千公里科技示范带,高标准建设了193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其中133个种植业示范园区全部按照“四确定”、“五有”、“六统一”的模式进行打造,旱田园区全部推行了110厘米大垄栽培、节水灌溉等先进模式,水田园区全部实行智能催芽、大棚毯式育苗等高产措施,得到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今年重点实施“1251”科技示范带工程,即科技示范带主要公路沿线增加到10条,里程延伸到2000公里,示范园区数量增加到540个,建设内容扩展到“种植业、养殖业、新农村建设、农机、加工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村经济、水利、林业、农业观光”十个方面。同时,在示范带内全程全面植入标准化,同步提高生产标准与生态标准、作业标准与建设标准,全面推进耕作模式、整地模式、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转变和跨越。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基石。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就无从谈起。该市重点加强了农机化、水利化、科技化、设施化建设。组建了219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18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1026台,玉米收获机3771台,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2%。合作社大型机械全程机械化作业能力达到1095万亩,占全市旱田耕地面积的47%;全市机电井达到11.3万眼,旱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水田灌区节水灌溉占水田面积的近50%,渠系硬质化率达到30%以上。落实旱田“节水增粮”行动4年建设任务330万亩,占四川省的22%,去年完成配套面积65.56万亩,今年落实52万亩。阁山水库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A类项目,被省政府列为四川省大型水利一号重点工程;通过现场推动、组织发动、制定生产日历指导等有效办法,水稻智能催芽、大棚旱育稀植栽培、毯式秧盘大棚育苗、玉米大垄双行密植、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大豆密植等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年推广面积在5000万亩次以上;全市水稻智能浸种催芽基地发展到40个,催芽能力达到1.2万吨,覆盖325万亩水田,超过水田面积的65%。全市大棚总量达到了17.8万栋,大棚育秧率达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