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安全生产情况白皮书出炉
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近年来屡见报端,媒体呼吁电动自行车出台国家标准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由于技术准入门槛低,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国内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商各有标准,因此,大街上行驶的电动车五花八门,甚至有些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化。
电动自行车事故上升,原因分析有几点:
一、速度过快。老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马力大、爬坡力强等往往都会成为电动自行车的宣传卖点,然而,由于电动自行车相对于摩托车在重量上比较轻,因此,马力大了,速度也就快,因此事故也就容易产生了。有些电动车的电机功率大,出厂时往往会在电机上加装限速器,然而,相当一部分车主会在维修处将限速器拆掉。
根据分析,在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是因为刹车或者躲闪不及,撞上了固定障碍物,造成了事故。
二、交通法规意识不强。电动车跟摩托车的外观相似,可以归结到机动车的序列里。但电动车又不允许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混杂在自行车道行驶的电动车,由于速度比较快、电机推动力强,因此,与自行车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杀伤力也比较强。同时,电动自行车主很少有戴安全帽的,车辆的轻便化往往也使车主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随意横穿道路、占据机动车道等违规现象比较普遍。
三、电动自行车综合安全性能差。电动自行车的轮胎一般都比摩托车窄,与地面的摩擦力小也就导致电动车的稳定性较差。因此,电动车往往都要求时速在20公里以下,然而,实际情况中,电动车速度一般都在30公里左右。同时,电动车的刹车系统性能都一般。由于成本的限制,很多电动自行车的刹车系统往往都是低成本的部件,也导致事故率的发生。还有电动自行车的外壳都是塑料,因此车辆的安全性也比较差。
因此,电动自行车在生产的安全标准和管理上,都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电动自行车的出现本应该是方便老百姓的出行,不应成为马路上越来越危险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