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推出“治堵30条”引来业界惊呼(2)

时间:2013-01-13 17:09:11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

  本报记者注意到,“新30条”提到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做法,建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具体为“在建设项目的立项、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等环节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在区域城市设计和规划环节中充分发挥交通影响评价的积极作用”。

  邹小江说,所谓交通影响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可能对交通造成的影响进行事前的预测评估。

  比如一个区域拟建一个住宅区,动工前会对小区内交通和对周边交通影响进行评估,如果有影响,可以通过一些预先措施来改善,避免项目上了以后,才发现有交通问题,“类似于现在的环评。”邹小江说。

  目前,广州市交委已经开始启动这一评估制度的建立工作。邹小江说,住建部2010年曾出台过一个相关标准,但是并没有强制执行,所以广州会参照这个标准,制定适合当地的评价制度。

  彭澎表示,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估,涉及的因素将非常多,尤其当多项措施交叉的时候就难免会出现很多相抵触的地方,因此他比较担心这个制度建立的难度。

  此前7月,广州开始试行“限牌”政策。邹小江表示,由于限牌才几个月,政策效果尚未显现,“至少机动车总量的增速在放缓”。他说,广州交通部门将不断对试行效果进行评估,下一步将结合广州交通资源承载能力、交通出行结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对该项政策进行进一步优化。

  “堵”已成为包括广州在内的中国大城市“心中的痛”。广州市交委提供的资料显示,至2012年8月,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43.6万辆,其中中小客车为171.6万辆,近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19.6%。与此同时,2011年广州市十个区的机动化出行总量1947万人次/日,是2005年的1.5倍;进出核心区的白天12小时交通量为125万辆,这一数字是2005年的1.6倍。

  与此对应的是,交通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持续扩大。近5年广州城市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仅约2%,2011年底广州市区城市道路总里程约7072公里、总面积约10032万平方米,最多仅可容纳约165万辆车同时出行;目前登记的停车泊位与汽车拥有量之比为1:3.3。

  “我们要趁着广州交通还没有瘫痪,赶紧做些事。”邹小江感叹道。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