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竹河村:30万元节余资金带来的扶贫效应
2月24日,一场临时召集的有党代表、村民代表和贫困群众代表参加的会议在明月镇竹河村活动室举行,会议决定利用省质监局机关党委无偿捐赠给村里的30万元扩大泥鳅基地规模,把竹河村建成华蓥市重要的泥鳅、冷水鱼、牛蛙等水产养殖基地。
节约办公经费 发展富民产业
说起这30万元的来历,2016年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派到竹河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蔡华说,这缘于他到村任职后给机关党委的一次汇报。
原来,蔡华上任后带领驻村工作组下村组、进农家,在总结了前期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依托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确保在2017年如期脱贫的目标。去年底,蔡华将自己和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的扶贫规划和遇到的难题向单位机关党委进行了一次专题汇报。
在了解到村里有发展水产养殖的基础,想扩大规模却苦于资金瓶颈无法“大展拳脚”时,省质监局机关党委经过研究决定:将2016年节余的30万元办公经费全部无偿捐给竹河村,用于发展泥鳅养殖等富民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竹河村有发展渔家乐和水产养殖的基础,特别是村里有30余户社员参加的丰科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11年成立,规模已达200余亩,产品销往广安、重庆等地,但因为资金问题而一直没能扩大规模。”蔡华介绍说。
在2月24日的会议上,大家一致确定将省质监局机关党委捐赠的30万元用于新扩建的水产养殖基地土地调形、修建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套一定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
“基地建好以后,我们准备以‘贫困户+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方式经营,并提取一定收益作为集体经济收入。”蔡华说,“这种模式在促进农业增效、养殖户增收的基础上,使参加合作社的贫困群众有固定收入,同时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 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实际上,省质监局自2014年对口联系竹河村以来,一直把改善竹河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改变贫困面貌的首要任务,先后投入700多万元,用于解决竹河村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蔡华介绍说。
竹河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缺乏特色产业带动,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外出务工;此外,竹河村三面环水,地处渠江流域洪涝灾害区,一遇到渠江发大水,沿江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
“这是竹河村发展面临的区位劣势,但换个角度看也是一种区位优势。”蔡华说,竹河村地处渠江岸边,土地肥沃,是华蓥市重要的蔬菜基地,三面环水的地理位置更是难得的资源禀赋,并且离高速公路的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但是道路不通长期制约着该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和村民致富。为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省质监局大幅度压缩办公经费,支持竹河村维修供水站、修建沟池路渠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华蓥市把竹河村纳入该市规划的“明月风光、渠江画廊”乡村旅游廊道,在省质监局的支持下,竹河村引导村民种植400多亩桃树李树,并根据地形将种桃树一带称为桃花岛,将种李子树一带命名为李子湾,果树挂果后将给全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丰果期每亩可望给村民增加7000元左右收入。
“今年,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发桃花岛、李子湾,大力推进旅游公路、渔家乐、农家乐等基础设施建设,盘活竹河村的特色农业、旅游业经济。”蔡华介绍现阶段的工作时说,“你看,现在我们长约2.6公里的环岛北路已经竣工,环岛南路也正在加紧施工中,不远的将来,竹河村将成为华蓥、广安乃至整个川东北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