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初育推迟越快 男性教育劣势导致终身不婚风险上升

时间:2023-10-12 16:07:34 来源:搜狐
  原标题: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初育推迟越快 男性教育劣势导致终身不婚风险上升
 
  近期,有关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的话题引发热议,《人口研究》杂志 一期刊发论文《中国女性终身不育水平估计——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An Assessment of Lifetime Childlessness in China Based on the 7th Population Census,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权威分析。该论文也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终身不育水平估计及对策研究”(RKPCZB14)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发现,中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呈现出鲜明的时期、队列、受教育程度、城乡、区域和省际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女性的终身不育率 ,为6.26%;从受教育的维度来看,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终身不育水平越高。
 
  北京、上海这些生育水平极低的一线城市,45-49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很高,分别达到11.92%和8.18%,

  该论文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翠玲、庄亚儿、姜玉等合作完成。《人口研究》杂志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是我国最早创办的综合性人口学专业杂志。
 
  论文表示,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计得出,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为5.16%,低于美国11%和欧盟国家19%的平均水平。
 
  未来城镇化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继续普及、婚育推迟程度持续深化,还将进一步推动终身不育水平上升。“在婚外生育较少、多孩占比较低的背景下,终身不育水平的持续上升对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的负向抑制将更加强烈,并将对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产生长远且深刻的影响,应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并提前谋划应对策略。”该论文表示。
 
  从人口学角度看,“终身不育”是一个纵向及终身的概念,指一批女性或夫妇中有多大比例终身没有生育子女,其关注的是终身不生育的人口学后果。终身不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女性到哪个年龄依旧无子女可以被视为终身未生育。按照人口学常用的统计口径,15-49岁岁为女性育龄期,由于女性到49岁时已基本结束生育,因而通常以49岁时的无活产子女比例衡量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终身不育率、终身无孩率作为终身不育水平的同一衡量指标交替使用。
 
  该论文第一作者张翠玲向界面新闻介绍,2017-2018年期间,她在维也纳学术访问时,注意到各年的欧洲人口数据表都会公布无孩率这一指标,后来就持续关注中国女性终身不育以及年龄别无子女问题。本项研究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终身不育水平估计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她指出,本项研究中的“无孩”,包括主观上的不要孩子(childfree),以及客观上的无孩(受制于生理的、婚姻状态转变、人工流产史导致的继发不孕等)。
 
  研究显示,在我国普婚普育的社会环境下,以往40岁及以上女性中无活产子女的比例始终较低,1980年代基本维持在1.5%左右,2000年之后才缓慢上升。基于2020年“七普”微观抽样数据的计算结果显示,35-39岁、40-44岁和45-49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依次为9.48%、6.93%和5.58%。其中,49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为5.16%。“七普”汇总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女性的年龄别生育率仅为9%,初育比例上升的空间极为有限,因此,49岁女性5.16%的无活产子女比例可被视为当前我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
 
  若以欧洲学者通常使用的42岁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则我国终身不育率从2010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6.66%。无论是以49岁还是42岁为参考年龄进行测算,我国目前的终身不育水平与其他低生育水平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远低于美国11%和欧盟国家19%的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呈现出鲜明的时期、队列、受教育程度、城乡、区域和省际差异。
 
  分区域来看,总和生育率 的东北地区女性的年龄别无活产子女比例始终高于其他地区,总和生育率 的中部地区女性的年龄别无活产子女比例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处于中间水平且较为接近。中部地区女性的终身不育率 ,而且在2010-2020年间提升缓慢;东北地区女性的终身不育率 ,而且2010-2020年间提升幅度最大。
 
  具体来看,2020年年35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在东北地区为16.33%,中部地区为8.23%,中部地区约为东北地区的一半;35岁之后的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地区差异开始缩小。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 出现在东北地区,为6.26%, 出现在中部地区,为3.88%,二者相差2.38个百分点。两次人口普查间,西部地区35-49岁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提升速度较为平稳,各年龄组均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小;东北地区提升幅度则相对较大,尤其是35-42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10年间提高了7个及以上百分点。
 
  其次,居住在城市、极低生育水平省份的女性,终身不育水平更高,这些地区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均在6%以上,高于全国5.16%的平均水平。全国共有14个省份45-49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超过了5% ,其中,北京和上海这些生育水平极低的一线城市,45-49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很高,分别达到11.92%和8.18%,东北三省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的相应比例也较高,达到7%-9%。
 
  从年龄队列看,2010-2020年,各年龄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都在上升,10年间平均提升了约1倍。20-30岁年轻女性的年龄别无活产子女比例上升最为迅猛,10年间提高了10个以上百分点。35岁和40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则分别从5.39%上升到10.91%、从2.66%上升到7.85%。研究指出,较低年龄段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提升反映了婚育推迟的现象,较高年龄段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上升,则更多是女性生育水平下降以及终身不育现象增多的结果。
 
  随出生队列后移,年龄别无活产子女比例大幅升高,1980年出生队列女性40岁时的无活产子女比例(7.85%),比1970年出生队列女性40岁时的无活产子女比例(2.58%)提高了5.27个百分点。1980年出生队列女性40岁时的无活产子女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85%)的省份有13个,其中,北京高达15.24% ,上海达到13.42%,黑龙江、广东和辽宁也均超过10%。
 
  从受教育的维度来看,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终身不育水平越高,2020年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的49岁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均已接近5%,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则分别高达6.46% 和7.98%。
 
  本项研究认为,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文化等都在影响生育率的地区差异。一方面,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所适用的生育政策类型也存在较大不同;另一方面,各地区不同的人口结构和多元的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
 
  在个人层面,生育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生育目标的差异性也在提升。在社会层面,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在不生育倾向明显提高、对女性生育必要性的认同度逐渐下降、对女性单身生育更为宽容的外部环境下,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终身不育水平的异质性在增强,呈现出鲜明的时期、队列、受教育程度、城乡、区域和省际差异。
 
  目前,我国的终身不育水平虽低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发达国家,但终身不育水平上升的变动轨迹与这些国家比较相似。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婚育推迟程度持续深化以及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未来我国终身不育女性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占比也会继续升高。
 
  这项研究提醒,不同于欧美国家婚外生育普遍、多孩占比较高(20%)的多元化生育特征,我国婚外生育较少、多孩占比较低,终身不育水平一旦持续上升,对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的负向抑制将更加强烈,且难以通过其他机制得到补偿。因此,需高度警惕婚姻和生育的进一步推迟,以及 不婚、终身不育形势的进一步泛化,亟须完善相关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给年轻人创造更全面的生育友好环境,实现更大程度的两性平等,不断提高儿童和家庭的福祉。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