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慈会再回应洗钱质疑:将公开投资理财记账凭证
微博举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涉嫌洗钱48亿”事件引发广泛社会关注,儿慈会于10日在其官方网站发文澄清并致歉,称财务人员的重大失误将账目中一项本应为4.75亿元的金额,写成了47.5亿元。但事件并未因此平息,“弄错小数点”的说法在网络上激起更大的震动。
11日下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采访,基金会传播部部长助理、项目总监姜莹就网民关注问题给予进一步解释。
4.75亿从何而来
新华网记者:近日网民“落魄书生周筱赟”发微博指出:中华儿慈会2011年报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中载,“收到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高达4,766,273,045.02元,支付有4,840,617,722.28元,因而有48亿资金不翼而飞。请介绍一下儿慈会对这起举报的处理经过。
姜莹:10日中午,我们在网上发现相关消息后,立刻联系财务对上述金额进行核对,核查发现,2011年年度报告的几个数字的确有误,财务人员将其中的银行短期理财累计发生额475,000,000元误写为4,750,000,000元,多了一个“零”,致使2011年度基金会《现金流量表》中的“收到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出现年报上刊出的错误数字,这是基金会工作人员和领导审核的严重失误。2011年中华儿慈会现金流量的正确数字应该是491,273,045.02元,支付有565,617,722.28元。
基金会于10日在官网刊发了致歉声明,并在11日应网友要求在网站上公布了《其他货币资金明细账》。
目前,我们继续对这件事进行研究,基金会上下都在总结经验教训,对相关责任人也会作出处理。
新华网记者:在基金会作出澄清后,有网友提出,即使是4.75亿,这个数字也非常庞大,甚至超过了一年捐款的总额。4.75亿这个数字从何而来?
姜莹:4.75亿是短期理财累计发生额数字。短期理财资金投入银行后和该理财产品到期后都会有银行记录,再次进行短期理财后又会产生新的银行记录,这样多次发生的理财,都会在“现金流量表”中有记录和体现。实际上,4.75亿是我们2011年理财的往返所达到的数额。
我们所有的收入,每一笔账,在我们的网站上都能查到,而且是实时更新的,从我们第一天开始接受的第一笔钱,网上都有。我们每一笔支出在网站上财务审计也全部都有,包括善款支出,管理费用、办公费用等的支出,我们的支出也没有达到四亿多,而是银行在滚存当中,有进有出,所产生的数额。
为何层层审核却未发现错误
新华网记者:对基金会关于“弄错小数点”的解释,网友并不满意。在层层审核下为何还会出现这种错误,这一错误到底出现在哪一环节上?
姜莹: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基金会的财务人员将其中的银行短期理财累计发生额写错,最后出报表的时候出现失误,多输入一个零。但发生这样的错误, 审计人员和基金会领导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网友公开理事会决议的请求作何答复
新华网记者:有网友认为,从公开资料查阅到的儿慈会相关规定看,公益基金会超过50万的投资必须经过理事会表决。网友据此申请公开此次所涉巨额资金的理事会决议。请问基金会对网友的要求作何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