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一杯茶 八马茶业的长期主义与现代化实践
8月27日,八马茶叙2025·中秋特辑全网上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与品牌代言人宋佳展开深度对谈,24小时内全网曝光超1亿,相关话题席卷多平台,八马以一场人文茶叙,将“长期主义”“三百年匠心传承”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价值,为中国茶品牌的传承与突围提供了深层思考。
图为八马茶叙2025·中秋特辑
三百年活态传承的力量:从皇室贡茶到全球名片
这场茶叙的热度背后,是八马茶业不可复制的文化根基。
300年前,其先祖王士让在福建安溪发现珍稀茶树,制成佳茗,获乾隆皇帝赐名“铁观音”,开启王氏家族十三代人不间断的制茶技艺传承。从传统手工制茶到国家级非遗技艺的系统化梳理与活化,三百年历史积淀成为八马茶业最深的“护城河”。
1992年,毕业不久的王文礼看到咖啡在城市里受追捧,回想起家乡的铁观音品质上乘却鲜为人知,深感惋惜。于是,怀揣“推广家乡好茶”的信念,1993年,王文礼放弃深圳的工作,回乡办起安溪西坪溪源茶厂。置身茶厂的十几年间,王文礼日复一日地制茶、评茶。
图为八马茶叙2025·中秋特辑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与品牌代言人宋佳对谈
王文礼在茶叙中分享其早年学茶经历时提到,当年学习茶叶审评时,每天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晚上甚至更长时间都投入其中。滚汤的茶汤需要细细品味再吐出去,反复训练感知能力。如此日复一日,坚持了近十年,每日专注超过十个小时。
王文礼借此阐述了“一万小时定律”与“匠心”之间的内在关联。他指出,真正的匠心不仅源于长时间的积累,更具体表现为“手上有功夫、心中有标准、眼里有顾客”。这十五字匠心理念,精准概括了这份传承的核心——“功夫”是1万小时定律下的技艺打磨,“标准”是全链条品质把控,“顾客”则是匠心的最终落点。
多年的耕耘终见硕果。三百年历程,有迹可循的十三代茶业传承,流淌在血脉里的基因,让这家家族茶业,在不断更迭变迁的社会中,不仅成功迈向现代化,更已发展成为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
三百年匠心坚守 成就多品类全国第一
今年4月,八马茶业以红茶连续4年全国销量第一、岩茶连续5年全国销量第一、铁观音连续14年全国销量第一的品牌佳绩,获尚普咨询颁发的“红茶、岩茶、铁观音 三大名茶全国销量第一”市场地位认证。在产品端,八马将匠心与创新融合:鼎红红茶创新采用3D萃香技术,牛一武夷岩茶以茶王赛原料搭配非遗焙火工艺,赛珍珠铁观音坚守非遗浓香工艺,每款产品都是非遗技艺现代转化的生动实践。
在生产制造端,八马茶业已建成行业领先的第六代和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从茶园到仓储的全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与高效生产。其中,八马茶业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是全球首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原料精制生产加工能力日产量可达3.6吨,全包装生产线日产量可达12000盒,同时可减少人工约40%,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作业。
图为2025年4月,八马茶业获尚普咨询“红茶、岩茶、铁观音 三大名茶全国销量第一”市场地位认证
国兴茶兴,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茶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八马茶业曾多次代表中国茶,服务中印东湖茶叙、中法豫园茶叙等重要国事活动,并先后受邀亮相联合国纽约总部、联合国粮农组织意大利总部、中国驻美大使馆等地,推广非遗中国茶。
图为八马茶叙2025·中秋特辑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与品牌代言人宋佳对谈
截至目前,八马茶业已在全球超30个国家举办超100场茶品鉴会,让中国茶成为传递东方文化的“国家名片”。此次茶叙中,宋佳以“演戏与制茶皆需时间打磨”的感悟引发共鸣,通过“非遗活化+顶流赋能”的模式,让非遗茶文化突破圈层,触达更广泛的年轻群体,进一步拓宽了中国茶的传播边界。
图为“盛世茶叙 巅峰共茗——从三百年传承到三大名茶第一”八马茶叙活动现场
从三百年前的皇室御品,到如今的行业领军品牌,八马茶业的发展轨迹,是中国茶行业“长期主义”的鲜活样本。“成为世界第一茶企”,王文礼的愿景背后,是品牌以文化为根、以品质为魂的笃定——在流量喧嚣中坚守初心,以三百年匠心传承引领中国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也为更多中国品牌提供了“慢下来才能走得更远”的发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