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穗新声”传薪火 四站实践助振兴

时间:2025-08-17 12:29:39 来源:青橘网

  “穗穗新声”传薪火 四站实践助振兴

  ——川农学子探索团日活动与乡村发展融合路

  四川农业大学“穗穗新声·稻香团课理论薪火团”围绕乡村振兴与班团活动创新的新路径新方法,聚焦“调研固基、思想铸魂、基层砺能”三大方向,组建四支专项分队开展系列实践。团队从红色精神中汲取振兴动力,创新班团模式扎根基层,在乡村教育里播撒成长希望,于三农服务中践行兴农使命,让青春力量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浪潮。

  聚焦长征历史,转译红色精神

  实践的第一站,第一分队以“赓续红色基因”为实践主题,立足雅安,深入建川博物馆、泸定桥、大渡河等地,探求“长征精神”内核。调研过程中,分队成员以历史文物、历史史实为线索,总结出当代青年对长征精神的三重认知层次。同时,成员们也在实践中发现了认知碎片化、实践悬浮感等传承断层问题。为此,成员们提出构建“文物-故事-精神”解读体系,设计“微长征”成长计划等一系列破局路径,助力长征精神在青年群体中实现从知到行的跨越,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赛道上持续焕发生机。

图 1 薪火团成员参观建川博物馆

图 2 薪火团成员参观泸定桥纪念馆

图 3 薪火团成员参观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聚焦乡村教育,点亮成长课堂

  第二分队来到了雷波县金沙镇阳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班团活动走进乡村社区。在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以互动带动教学,开设“中国象棋入门小课堂”,在弈子起落间带动儿童学习传统文化。分队成员们聚焦文化赋能、互动实践,在传递精神与知识的同时,搭建起青春服务乡村的桥梁,让青春力量在基层闪光,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川农动力。

图 4 薪火团成员为乡村儿童们讲授主题团课

图 5 薪火团以互动带动教学引导儿童

 

  解三农策惠乡,助发展显担当

  第三分队走进都江堰蒲阳街道鹿池社区,开展“解读三农政策,助力乡村发展”主题实践活动。20余名农户参与其中。实践过程中,团队通过解读农业补贴、养老医疗保障等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鲜活案例直观展现政策实效。居民围绕补贴申领、设施修缮等问题提问,队员们逐一细致解答,并认真记录下居民们的关注点与诉求。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基层人民对三农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助力三农政策精准落地,彰显了高校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图 6 薪火团成员为居民讲解三农政策

 

  聚焦创新班团,扎根基层土壤

  实践的最后,第四分队来到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五龙社区开展了一场社区班团活动,此次活动采取“实践+团课+外宣”的新模式,展现出川农班团活动特色所在。活动中,志愿者们精准聚焦实际问题,围绕核心领域打造出辨识度高的社区服务品牌活动,并创新采用“学生团队+居民骨干+专业社会组织”的协作模式推进问题解决。实践充分证明,班团活动唯有紧扣“地方所需、青年所能、长效所依”的三维坐标,才能实现从“活动输血”到“机制造血”的跨越升级,让青春力量真正在基层治理的土壤中扎根生长、绽放光彩。

图 7 薪火团成员为居民讲解常见安全误区

图 8 薪火团成员宣讲结束后合照

 

  四站实践,是“薪火团”将团日活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重走长征路,让红色基因成为振兴路上的精神养分;深耕乡村教育,用川农学子知识微光点亮成长之路;解读三农政策,以专业服务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创新班团模式,让青春力量扎根基层治理土壤。从红色基因的传承赋能,到乡村教育的点滴耕耘,从三农政策的落地见效,再到班团活动的基层扎根,“薪火团”以推动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让每一次实践都成为服务基层、服务乡村的扎实足迹。

  未来,团队将继续扎根乡村振兴主阵地,让“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在实践中愈发坚定。带动班团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坚持班团活动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让青春之花在田野间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