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外星人?新华社报道,七月第三个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时间:2025-07-04 18:26:21 来源:必应
  原标题:真的有外星人?新华社报道,七月第三个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2025年7月,欧洲航天局的一则公告震动天文界——代号A11pI3Z的神秘天体被确认为太阳系第三位星际访客。这个游弋在小行星带与木星之间的不速之客,距离地球数亿公里之遥,其宽度据西班牙天体物理学家何赛普-特里戈·罗德里格斯估算约40公里,而哈佛大学阿维·洛布教授则认为可能达19公里。若按后者计算,其质量将是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的1000万倍,堪称宇宙中的庞然巨物。
 
  这一发现延续了星际访客的传奇:2017年雪茄状的“奥陌陌”以每秒87公里的速度掠过太阳系,其长度仅约400米却引发“外星探测器”的狂热猜测;2019年造访的鲍里索夫彗星则携带着超量26倍的一氧化碳,揭示出零下251度的极端形成环境。而今A11pI3Z以行星级体量再度叩响太阳系大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正被这些星际漂流者彻底重塑。
 
  图片
 
  一、星际访客图谱:三位使者的颠覆性启示
 
  2017年10月,当泛星巡天望远镜捕捉到这个长宽比达10:1的奇异天体时,传统理论遭遇挑战。它没有彗尾却异常加速,表面偏红却无气体排放。直到2023年《自然》杂志揭晓谜底:在星际穿越中,宇宙射线将其内部30%的水冰转化为氢气,接近太阳时氢气逸出形成无形推力。这种“氢喷射引擎”机制完美解释了它的加速之谜,也证实它是一颗经历星际改造的特异彗星。
 
  2019年发现的第二位访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哈勃望远镜与阿塔卡马大型射电阵(ALMA)的观测显示,其彗发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太阳系彗星的26倍以上。这些气体形成于零下251摄氏度的极寒环境——相当于其母星系“克鲁格60”的外围区域。更惊人的是,当它接近太阳时,天文学家目睹了这颗星际彗星的分崩离析:2020年3月,一块直径百米的碎片从主体剥离,上演了一场星际物质的太空葬礼。
 
  第三位访客带来新的认知冲击:19-40公里的宽度彻底颠覆了“星际天体微小化”的预期。其轨道同样呈现双曲线特征——这是星际天体的“身份证”,但它的巨大体量暗示可能来自更特殊的起源:或是被黑洞引力弹弓抛射的原行星内核,或是恒星系统形成早期的幸存星子,更关键的是,它位于火星轨道之外的位置,为人类提供了史无前例的长期观测窗口,这是前两位匆匆过客未能给予的机会。
 
  二、科学认知的革命:星际访客重塑三大宇宙法则
 
  传统模型认为行星系统形成时,99%的星际抛射物应为微小彗星。但三位访客的多样性(雪茄状、剧毒彗星、行星级天体)揭示出更复杂的图景:星系间的物质交换可能存在多通道机制。尤其A11pI3Z的巨大质量暗示,恒星系统抛射行星碎片的能力被严重低估。
 
  鲍里索夫彗星携带的氰化氢(HCN)分子是生命前体物质的重要载体。其异常的一氧化碳含量则表明,不同恒星系的化学丰度存在巨大差异。这推翻了“宇宙化学均质化”假说,暗示生命种子在星际间的传播可能具有方向性与选择性——某些星系更易孕育生命基础物质。
 
  奥陌陌最初被归类为小行星,后因加速特性改为彗星;A11pI3Z至今无法确定是岩质小行星还是冰彗星。这些困境暴露出现有分类体系的局限:星际辐射可改造天体成分(如奥陌陌的氢冰转化),不同恒星系的形成环境催生“异类”(如鲍里索夫的富一氧化碳特征),科学家亟需建立跨恒星系的天体分类新框架。
 
  三、技术突破与挑战:捕捉星际访客的生死时速
 
  对比三次发现,技术进步清晰可见:
 
  奥陌陌时期:依赖泛星巡天望远镜的偶然捕捉,从发现到离开视野仅34天
 
  鲍里索夫时期:哈勃+ALMA联合观测,获得3个月化学成分数据
 
  A11pI3Z时代:依托“星际天体预警网络”(ISONN),提前9个月预警并跟踪
 
  样本捕获的终极梦想
 
  面对A11pI3Z的长期驻留,欧空局已启动“星际快车”计划论证。该任务设想发射核动力探测器,利用木星重力弹弓实施拦截。若成功,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取星际原始物质样本——其科学价值不亚于阿波罗登月计划。
 
  四、宇宙启示录:星际访客与人类文明的对话
 
  三位访客证实了星系间物质交换的常态化。据洛布教授推算,仅银河系内就有10^25量级的星际天体穿行。这意味着:地球可能不断接收来自比邻星甚至更远星系的物质馈赠,生命种子的跨星系传播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
 
  A11pI3Z以数百万年旅程抵达太阳系,其存在本身即是宇宙韧性的证明。它启示人类:文明若想实现星际延续,必须具备跨越地质纪元的耐心与适应极端环境的技术——正如那些在宇宙射线中幸存并完成氢冰转化的星际物质。
 
  当A11pI3Z在木星阴影中静默前行时,全球30座天文台的镜头正记录它的轨迹。从奥陌陌的惊鸿一瞥,到鲍里索夫的毒气迷云,再到今日的巨无霸访客,这些星际使者不断拓展着人类认知的边疆。
 
  它们或许只是宇宙无意识的漂流者,却在不经意间点燃了文明对深空的渴望——当地球上的望远镜集体转向同一片星空时,人类正在用科学架起通向星辰的桥梁。
 
  每一次星际访客的到访,都在提醒我们:宇宙的宏大远超想象,而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当第三位星际使者的数据流涌入计算机时,我们已然站在了新宇宙观的门槛上。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