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背刺事件汇总 哪个性质更恶劣?
更关键的是他手段恶劣,不仅将故主绞死,还挖墓掘坟辱尸。
论动机前因
前秦的诸多二五仔里姚苌的动机算是比较干净的,淝水之败后,他还在听命苻坚,帮他镇压慕容鲜卑,后面是苻坚先杀了姚苌的长史,要治罪姚苌,姚苌害怕了,才润了出去,得到羌人和部分关中士人的拥护,反了。
论背叛的动机,他是最合情合理的一个,慕容垂、慕容冲、乞伏乾归这些人都是在淝水之战后就直接反了。
只不过他后续的操作太抽象,苻坚人品太好,以至于和明智光秀一样成了反贼代表。
另外,他的神经质也给他加了不少分,姚苌后期犯病,老是发癫,勒死苻坚后还立苻坚神像跳大神,希望苻坚不要半夜找他,然后发现请神没用,又把苻坚神像脑袋砍了。
这就是一个神经有毛病的人。
论后果影响
姚苌的背刺只是让前秦亡的更快了一点,在南北朝那些君主里面,他算不上最坏的那一批,史书都说他提倡节俭,大兴文教,爱护士卒,靠游击战逆转苻登。
二、侯景背刺萧衍
论恶劣程度
侯景也是被迫来投,他与高澄不对付,想在西魏和南梁之间左右逢源,待价而沽,但宇文泰不上当,不见兔子不撒鹰,侯景只能倒向萧衍。萧衍也够“仗义”,派出数批兵马相助,可惜侯景还是被高澄所败,河南根基之地也被东魏收回。
侯景身无分文来投,萧衍得了个寂寞,但是还待他不错,不仅兵马任其自筹,钱粮武器管够,即便侯景袭击了梁朝的寿阳,他也充耳不闻。手下谢举等人说侯景狼子野心,他还斥责众臣“不许朝廷有一客”。
萧衍的资兵又资粮无疑助长了侯景的反心,最终侯景仅靠8000兵力就一路拿下了石头城,攻入建康,萧衍也为自己一系列的抽象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饿死台城,太子萧纲也被侯景所杀。
论动机前因
很多人认为侯景也是被逼反的,确实萧衍可能会为了换回萧渊明而出卖侯景。
但侯景伪造书信试探萧衍,本身就说明了他对自己的恩人不信任,与其说他被逼反,还不如说他本性难改。
论后果影响
宇宙大将军的叛乱是所有背刺里面影响最大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梁朝一世而亡(后面的萧绎、萧方智不是内斗就是傀儡),间接影响是对南方破坏甚巨,造成南朝此后基本再无力对抗北朝(陈霸先建立的陈朝是所有南朝里面疆域最小的)。
三、赫连勃勃背刺没奕干
论恶劣程度
比姚苌背刺苻坚还恶劣。
没奕干不仅是赫连勃勃逃难收留的恩人,提拔他当了自己的参将,还将女儿许配给他。在没奕干的帮助下,赫连勃勃才逐渐发迹,成了一方诸侯。
然而,赫连勃勃却恩将仇报,为了自己的野心和利益,毫不犹豫地袭杀了没奕干,并吞并其部众。
论动机前因
姚苌,甚至侯景都是没得选,他却是为了自己的功业,主动攻击了主家,而且一点征兆都没有,这种忘恩负义实在令人恶心。
论后果影响
后果就是,赫连勃勃成了赫连勃勃大王,一代凶人,外带毁了刘裕的北伐。
四、刘备背刺刘璋
论恶劣程度
严格来说算不上背刺,毕竟刘备与刘璋的宗亲关系早就不知道隔了多少代,只不过刘备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来与“兄长”共渡难关、对抗张鲁的,再加上他的“仁德”之名才让这一事件显得那么恶劣。
如果要黑刘备,那么曹操之于袁绍,孙策之于袁术,也能称得上背刺。
论动机前因
实际上就是为了夺刘璋的地盘,在乱世无可厚非。
但刘大耳用的手段太不光彩,刘璋给予了他一定的信任和资源支持,比如为他补充兵员、提供物资等等,他却忙着在蜀中挖墙脚收买人心。
而给出的借口更是奇葩,说是刘璋的补给只兑现了一半,但问题是之前供给钱粮,他也没有按要求进攻张鲁,反是私吞下来用于反水……
刘备之所以不再藏着掖着,只是因为与之私通的张松暴露被杀,如果没有这一导火索,他继续苟着,来一出鸿门宴当堂弑杀刘璋是大概率。
刘备的虚伪可见一斑,这也是他风评在现代越来越差的原因所在,与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直爽”相比,世人无疑更喜欢后者多一点。
论后果影响
首先,刘备占据西川后,刘璋投降没死,只是以振威将军的身份被迁往荆州居住。这一点要比姚苌、侯景、赫连勃勃之流要强得多。
其次,刘备还算仁义,拿下成都后,虽然允诺兵卒在府库中“竞取宝物”,但只取金银,不占谷帛,且不得扰民。这一点比曹操强,而且他治蜀也是有功的,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为了当地百姓的福祉。
五、吕蒙背刺关羽
论恶劣程度
现在“白衣渡江”确实被骂的很惨,说吕蒙伪装商人背刺盟友,不够光明正大,有投机取巧之嫌,且开创了背刺盟友的不良先例。
这其实有点吹毛求疵了。站在吕蒙的立场考虑,荆州对东吴来说比对蜀汉更加重要,它是长江天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荆州顺江而下一日可达石头城,之于蜀汉它是进攻的桥头堡,之于东吴则是关乎生死的生命线。
况且荆南四郡还是东吴借给刘备的,你赖着不还武力拿回天经地义。
至于说到道德问题,背刺盟友确实不光彩,但也说不上多卑鄙,双方势力在合作中,互相下绊子是正常现象,历史上那么多的什么之盟,还不是转头就不认账,背后一刀?况且孙吴联盟也并没有那么稳固,建安二十年,双方还爆发了吕蒙袭长沙三郡,刘备五万下公安之战。
刘备、关羽对东吴袭荆州应该有足有的心理预期。
而之所以很多人看不上吕蒙,主要还是在于他害死了武圣。
白衣渡江根本没有必要上升到道德层面。
论动机前因
从东吴的战略角度而言,吕蒙夺取荆州,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无可指摘。
令人诟病的是,关羽正在襄樊前线,吕蒙没打招呼的情况下,背后一刀,而且还不是真刀真枪。
其实与其指责吕蒙背盟,还不如指责背主的糜芳和傅士仁,以及关羽的识人不明和刚愎自用。
论后果影响
站在后人的角度来看,吕蒙袭取荆州,算是战略失败,它不仅导致内战,孙刘各有损伤,曹魏坐收渔翁之利,还使东吴需要独自防守漫长的长江防线。
但以当时吴人的角度来说,一是不可能看得那么远,二是不取荆州也未必是上策,难道坐看刘备取蜀后再取汉中,自己沦为三国的垫底,吴蜀联盟中的陪衬?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还不如我们今人?
至于说,导致诸葛亮没能实现隆中对中的战略构想,没能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业,这纯粹是站在蜀汉的立场考虑问题,蜀汉大一统就一定比司马氏代魏强?曹睿、司马炎比刘禅差?
六、陈霸先背刺王僧辩
论恶劣程度
陈霸先和王僧辩既不是兄弟,也不是君臣,至多是有一段战友情。
两人一个是湘东王萧绎麾下的得力干将,一个是同盟诸侯,共同完成了平侯景之乱,拥萧绎登基的功业。
两人既没有多少私人交情,也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攻侯景时,陈霸先曾受王僧辩节制),且理念相左。
论动机前因
对于北朝,陈霸先是鹰派,王僧辩是鸽派。陈霸先曾多次北上救援归降梁朝的江北军民,并多次与北齐交火。
而王增辩不仅拒绝接纳江北军民,还在西魏和萧詧合攻江陵时,在建康不发一兵一卒,坐视江陵城破,梁元帝被俘。
后来,二人共同奉萧绎第九子萧方智为梁王,王僧辩入朝监国理政,而陈霸先出为镇将。
而当北齐把在寒山之役中俘获的萧渊明立为帝,送他南还时,王僧辩就选择了变节迎降,接其到建康继位。
陈霸先不肯接受南朝沦为北朝的傀儡,因此派人到建康反复力争,但王僧辩始终不听。
论后果影响
陈霸先不得已才派兵袭杀了王僧辩。
而且他的手段虽是偷袭,不算光明,但却是能力的体现,他亲自出马执行袭杀计划,在王僧辩府邸还爆发了激烈的对抗,要怪只能怪王僧辩防范不严,没有意识到陈霸先的决绝。
王僧辩死后,陈霸先顶住了北齐的干涉,建立了陈朝。
七、慕容垂背刺苻坚
论恶劣程度
实际情况与姚苌半斤八两。
姚苌是被俘投降,慕容垂是在前燕过不下去了狼狈来投,苻坚对二人都不错。姚苌前面已经说过,慕容垂顶着名将之名,苻坚照样重用,即便他最重视的王猛劝他也不听。金刀计成,慕容垂北逃被逮,苻坚不但赦其无罪,还一如既往的信重,淝水之战前甚至让他独领一军在后方备战。
但慕容垂是怎样回报的呢?
苻坚南下伐晋前,很多重臣都持反对态度,慕容垂是少数几个力主苻坚亲征的。这时他可能就已萌生了叛秦复燕的念头。
苻坚一败,他二话不说,连夜北上,还带走了大批的前燕军将。
前秦亡国,他是始作俑者,兼第一个落井下石者。危害比姚苌更深。
不过慕容垂却站了一个道德制高点,没有弑主,光复大燕是责任,还有金刀计容不下他。
而姚苌本质上是被逼反的,但凡他坏一点学学慕容垂,抓到苻坚后大哭一场,说有奸臣害我再把苻坚往西燕一送,那自有大儒为其辩经,也不至于臭名千古了。
论前因动机
慕容垂的动机很明显,就是光复大燕。但他选择的时机却不妥,故主落难,他非但不与之共渡难关,反而在其身上吸足了血肉后,扬长而去。
论后果影响
慕容垂建立后燕,影响了前秦的灭亡,也提携了拓跋珪,助推了北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