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妲己与传说中的妲己,区别有多大? 一文带你探秘

时间:2024-06-07 21:11:27 来源:萧家老大
  原标题:历史中的妲己与传说中的妲己,区别有多大? 一文带你探秘
 
  妲己,己姓,苏氏,名妲,有苏国(今河南温县)人。商纣王帝辛的妃子。

 
  帝辛攻打有苏国时,被献给商纣王为妃。依仗商纣王宠幸,干预政事。牝鸡司晨,祸乱朝纲,导致政治昏暗、国力衰弱。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妲己被姜太公亲自操刀,斩于朝歌城外的街市。
 
  民间神话传说中,妲己是贪狼星中的桃花星,姜子牙是贪狼星中的杀星。在贪狼星中,桃花星专指女性,主管情爱姻缘之事,若为君后,必定祸国乱政,毁一朝之数百年根基,乱一朝之数百年江山,与后宫主星勾陈、太阴为敌;杀星专指男性,主管杀伐战乱之事,若为将相,必定灭国兴邦,灭一朝之数百年国祚,兴一朝之数百年江山,与相星文曲、将星武曲为敌。
 
  《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现今大众印象中的妲己形象,来源于明人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一书,书中妲己为冀州候苏护之女,被其父献给商纣王做妃子。因被狐妖附体,唆使商纣王做出一些惨无人道的事情。
 
  关于妲己的种种记载及传说,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等各种器具,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远较孔子、司马迁当时所能接触的资料为多,才对妲己和商王帝辛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
 
  “纣王”,并不是他真正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的恶谥,意思是“残义损善”,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帝辛”。
 
  帝辛性情刚猛,好自用,帝辛三十余岁嗣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六百年,国力雄厚,物阜民丰。帝辛血气方刚,孔武有力,能手格猛兽,神勇冠绝一时,而且,能言善辩,兼通音律,性好美色,刚愎自用,于是,凭丰沛的国力与自己过剩的精力,大举向东南方发展,征服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淮河流域),从而拓地无算,国威远播。
 
  帝辛在位的第三十年(公元前1047年),他对有苏部落发动进攻。这时,他已年过六十。征伐有苏部落,载回的战利品之一就是妲己,当时,帝辛已经垂垂老矣,而妲己正值青春少女,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浑身充满几近爆炸性的火热气韵,迅速地在帝辛的内心深处,重新点燃起他生命的火焰。
 
  当时的商朝十分迷信鬼神巫卜。为了酬神祭祀,时常载战载舞,饮酒欢唱,甚至作长夜之饮,几至醉死。国家日渐强盛,诸侯很多都归顺了他。商王文丁时,季历受封为“牧师”,成为西伯。因权重遭忌,季历被文丁软禁绝食死,自此周与商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季历去世后,其子姬昌继位,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服,遭到商朝的忌惮。
 
  姬昌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当时,他的长子伯邑考在商朝做人质,担任为帝辛驾车之职。后因事触怒帝辛,帝辛烹杀伯邑考,并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姬昌吃,并把姬昌囚禁在羑里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帝辛行贿,才获得释放,由此,周与商的仇恨越积越深。
 
  在往后的日子里,帝辛的臣子们,似乎都刻意地在经营东南一带的广大地区,而忽略雄踞西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并吞泾、渭平原上的密须、阮等部落;更越过黄河,征服黎、刊等部落,黄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风归附,周人的势力渐渐威胁到商的中心地区。周人的首都由歧地(今陕西岐山县)迁到渭南的丰邑(今陕西户县),国力快速强盛。
 
  而此时的商王继续沉迷酒色,百姓对商王的行为怨声载道,有诸侯开始背叛他。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去世,由他的次子姬发继位,姬发以姜子牙做他的军师,周公做他的傅,召公、毕公一班人辅佐武王,遵循文王的遗业,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帝辛日益昏乱暴虐,杀王叔比干,囚兄长箕子,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去投奔周。
 
  这时,武王姬发发觉攻打商的时机即将到来,孟津观兵以试探商军并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状,于是,联合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军商都朝歌。
 
  帝辛的哥哥微子启,率领一批东南夷人组成的十七万大军,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想不到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溃不成军。周人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帝辛死后,周武王象征性的用黄钺砍掉他的脑袋,妲己也被杀。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