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为何偏偏是魏国笑到了最后?

时间:2023-07-12 20:30:55 来源:宠物小星球
  原标题: 三国演义 为何偏偏是魏国笑到了最后?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当写到关羽走麦城时,读者觉得后面的色彩就瞬间减弱了。当写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时,读者觉得后面的内容就像在记流水账了。因为三国写的不是历史,是道义,蜀国是道义拥有者,当蜀国在关羽失荆州导致东部路线否定,六出祁山战略包围长安的目的没有实现之后,蜀国的统一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了。那么为何三国中活得最久的是魏国呢?小编认为,用一个模型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用这个模型还可以解释很多历史现象。

  比如:曹魏占“天时”,孙吴占“地利”,蜀汉占“人和”,其实汉朝的天下此时已经只剩下西南一隅了,刘备只有一种方法恢复汉朝,就是北上长安,可惜没有成功。虽然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但这种说法精神力量重于实际检验,因为蜀国没有最后成功。

  秦朝统一,靠的是经营关中,但奠定对六国优势靠的是占领四川盆地,之后秦国在北方出函谷关吞韩纳赵,在南方和楚国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这个顺序很重要,过程也很顺利。

  反观之,诸葛亮一心北伐,六出祁山,战略意图很明显,这个和红军长征不惜代价,爬雪山过草地,要从四川打到陕西的思路是一致的,也是正确的。如果诸葛亮成功收复了长安,也许结果就是汉家天下而不是司马家了。其实,这个战略也只有红军做到了,偏安西蜀的朝代和势力很多,但多数时间不长,也突不出去,比如张献忠和石达开,都止步于崇山峻岭。这是因为从四川往陕西打,是从低往高打,自然不容易。

  魏占“天时”,它是新生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打不死的小强,“人和”方面人才辈出,“目标”方面有统一决心,“素质”方面将帅精明强干,有司马懿这样的人物,“结果”自然就是渐渐占据优势。

  吴占“地利”,物产富饶,又有长江天险。“人和”方面有文有武,但“目标”上明显不足,历代东南王朝都缺乏统一意志,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素质”方面孙权还可以,但其继任者就差远了,因此“结果”可想而知。

  蜀占“人和”,“目标”上,恢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很有力度,但“素质”上磕不过曹魏,虽然有五虎上将和诸葛亮,但黄金一代之后就没人了,就算诸葛亮后有一个姜维,也不可同日而语,结果只能是人去楼空。
 
  魏先灭蜀,后灭吴,也和秦国统一的次序相似,占据蜀中便可以图霸东南。
 
  综上所述,任何结果都取决于五个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目标,素质。
 
  三国的精彩是因为有很多精彩的人物,它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其中每个人都有参与感,道义的存在使这段历史有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同时,看不见摸不着的天意又一直昭昭若现,和人的意志打架,最终天意才是裁决者,而那个三个中最强的晋朝建立之后,却长期对北方胡人无能为力,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明代杨慎写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历史,真不知道谁会笑到最后。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