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奸雄曹操年轻时就是一介武夫 第一次独立出击就中埋伏差点送命
一代奸雄曹操,其雄才大略,在三国时代无人能与之相比,但如果你认为曹操一出道就有这种本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曹操虽然一开始就在军队里混,但只能算是一个热血青年,虽然他从小就很机灵,也得到过一些名士的夸赞,但其军事水平实在一般,开始出道的时候,泡妞、写诗可以,领兵作战其实并非他的专长。
所以在曹操与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被迫迁都长安,在别人都畏缩不前的时候,他却主张乘胜追击,最终没有人帮他,曹操凭着一股勇气孤军奋勇前去。
其实就当时来说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结果自然是被董卓伏兵打得大败,曹操也被擒住,如果不是曹洪的拼死相救。曹操早就命断沙场了。以后也就没有三国了,如果还有三国的话,那也没有他老曹家什么事了。
我们看看演义里是怎么介绍这样一场战斗的:
看董卓跑掉以后,曹操就去找盟主袁绍,跟他说:“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
袁绍回答他:“诸兵疲困,进恐无益。”
曹操又去找其他人,可是所有人都不同意去追击董卓。
年轻气盛的曹操就非常生气,他丢下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就自己带着一万多的士兵,加上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将领,星夜来赶董卓。
可见那个时候的曹操虽然很勇敢,是个热血青年,但却没有任何谋略,只能算是一介武夫,跟军事家比更是差得远了。不过曹操也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比较好学上进,世界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只不过是后天训练的。所以曹操吸取了那次的教训。以后,他努力学习兵法,在军中他手不释卷,又到处吸取人才,拜师求学,加以在战场上不断的锻炼,结果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老练,经常打胜仗,最终成了在三国中无人可比的卓越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