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新官上任必须要烧三把火?曹参偏偏就反其道而行之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名字叫曹参,可能很多小伙伴不太熟悉这个人,感觉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们来了解一下吧!想必“汉初三杰”的名字大家都已经是如雷贯耳了,毕竟张良、萧何、韩信他们三个可是名副其实的汉初开国功臣,在汉朝建国之初,刘邦就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奖他们,而小编今天要介绍的曹参来头也是不小,他跟这些人一样,也为汉朝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么 的一个人肯定值得我们去好好探索一番,那么对曹参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之后,接下来小编就具体讲讲曹参到底做了哪些事,又为什么说他新官上任没有烧上三把火呢?
曹参图剧照
1.开国之初:帮助刘邦功劳大,忙前忙后定天下。
说起曹参这个人,虽然他的知名度没有“汉初三杰”那么大,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对西汉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他的口碑可是相当好的:“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引自众臣评价)在秦朝末年的时候,他就与萧何刘邦二人相互相识,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不错,他与后来当上皇帝的刘邦可以说是实打实的老乡、老战友。
在刘邦当初起兵反秦的时候,曹参二话没说就辅佐刘邦,所以说曹参与萧何是刘邦最坚实的盟友,也是灭秦的核心人物。不仅如此,曹参在楚汉相争的时候,还用自己的军队拖出了项羽大部分的士兵,为刘邦击败项羽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我们都知道韩信用兵如神,但是,在韩信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曹参毫无保留的支持,这一点在后人眼里也是如此:“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龠,参与韩信俱征伐。”(节选自班固评价)由此可见,曹参完全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汉朝开国第一功臣。
曹参画像
我们可以发现,曹参的贡献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但是却没有得到与之相互匹配的知名度,这就很不符合常规了,有人可能会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在上面讲到的一系列事情中,曹参所做的事情基本都是辅助工作,比如说反秦是大势所趋,而他只是顺应潮流罢了;帮助刘邦击败项羽时,他起的主要作用是助攻;再看帮助韩信这件事情,就更是在幕后工作了!
因此,曹参所做这些事情的功劳,只能是内部人心知肚明,而作为百姓和其他的看客角度来说,则是一知半解的,一般人也只是能看到刘邦和韩信表面上所向披靡而已,整件事情到底是怎样运作的则是毫不知情,所以,曹参不出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工作性质不同,他的曝光率不够,这样解释下来就能够说得通了。
曹参图
2.武可安邦,文可定国,浅析曹参的治国之道。
曹参跟着刘邦戎马一生,不仅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战功无数,而且在国家相对安定下来之后,他还自己琢磨出了一条有效的治国方略。我们都知道在刘邦称帝之后,就开始大加封赏,在这些被他封赏的人中,不仅包括了众多的有功之臣,还有他自己的儿子,其中长子刘肥就是被封赏的对象之一,刘邦把他分配到了齐国,而且还让曹参去做刘肥的宰相,他的功绩也被司马迁颇加赞赏,并被记录下来:“曹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曹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节选自司马迁评价)在齐国当了宰相的曹参,并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是贯彻黄老之学的无为政策,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不扰民的政策,任由农民自由发展,这一政策有利于帮助他迅速收揽人心,同时齐国的农民也因此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节选自班固评价)
黄老之说
刘邦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知道曹参在封地的这些做法很得老百姓的喜欢,所以他也在自己朝堂之上奉行黄老之学,从这上面的内容来看,小编得出了一个结论:刘邦对于曹参的信任,绝非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当时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刘邦就敢放手让曹参去担任齐国的相国,这份信任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而且足以看出刘邦对曹参的政治才华非常欣赏;此外,他还把整个齐国作为曹参的政治试验基地,进一步展开推广工作,足以见得刘邦对曹参的放权力度之大,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齐国并非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封地,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险要,再加上其经济又相当富饶,这就赋予了齐国领土更宝贵的内容,而曹参能得到刘邦的如此信任,可见他的实力着实不是一般人所能比较的。
曹参碑
3.为 官上任不烧火?曹参自有一套理论。
相信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们都会知道,萧何是汉朝的第一人相国,而主人公曹参就是第二位了,但是他接任相国之位以后,就什么也没有做,老百姓的日子依然是平淡如水,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后人对此做出了自己的看法:“昔萧曹相汉,载其清静,致画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引自荀勖评价)这在当时还引起了许多人的猜疑:曹相国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还由这件事又衍生了一个成语——萧规曹随。
主题公园
小编当时也感到很疑惑:不管是从战功方面来说,还是从资历方面来看,曹参的能力都不比萧何逊色,就连政治方面的无为而治也都曾被刘邦效仿,但就是这样一个 的人才,却处处被萧何盖过风头,现在终于被他等到了机会,为何不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政治能力呢?
后来才发现,曹参本人实际上已经对功名利禄这种东西看得非常淡了,他所向往的东西也不过就是社会的安稳和人民的幸福罢了,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又何必在乎是谁制定的法规呢?这就是他新官上任没有“三把火”的原因,而他这种精神也得到了王安石的肯定:“束发山河百战功,白头富贵亦成空。华堂不着新歌舞,却要区区一老翁。”(引自王安石评价)也许这大概就是对曹参淡然的情怀,以及他那豁达心境的最好概括了吧!
纵观曹参的生平事迹,他没有因为自己是开国功臣就居高自傲,更不会因为自己的功劳没有被众人所知就感到气馁,而是选择了继续为国家的发展默默效劳,再论他关于治国治民方面的做法,则更是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往往能够在收获民心的同时,使政策的益处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曹参碑
曹参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武将,也是一位贤明的丞相,他那刚正不阿的品质和以百姓的利益为基础的治国思想,都得到了朝野上下和普通人民的赞颂,尽管曹参个人的名声并没有被广泛流传于世人的耳中,但是他对于国家政治的功绩确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