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古代武举考试 都考什么?

时间:2022-11-24 23:06:04 来源:宠物小星球
  原标题:历史探秘:古代武举考试 都考什么? 

  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武将的选拔,就连重文轻武的宋朝也不例外。

  那么,古代选拔武将的考试都考什么呢?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

  通常来说,武举考试设七个科目,各有具体标准。

  一为长垛,即远距离徒步射箭;

  二为马射,即骑在马上射箭;

  三为马枪,即骑着马使用长矛挑刺;

  四为步射穿札,即射箭穿透铠甲;

  五为翘关,即举重;

  六为负重,即背米五斛,行走二十步;

  七为才貌,即身高六尺以上,说话流利,应答如流。

  早在唐朝武则天时期,武举主要选拔将才,与文举比较,其重要性不及文举,武举出身的地位也不及文举的进士。

  那时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武力值很重要。

  到了宋朝,随着火药的应用逐渐频繁,武功再高的战将也挡不住火器的进攻。

  因此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子、吴起兵法等。

  到明朝,明朝武举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直到成化十四年,根据太监王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

  这时候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

  武举考试真正的创造性提议变革则是在火药武器十分广泛的万历末年,对武举考试也有了创造性的提议。

  有朝臣主张设“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

  这么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提议,可惜并没有引起朝廷重视。

  到了清朝,武举的重视程度大为加强,武官科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很大比例,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

  因此,民间习武者争先恐后参加武举考试。

  清代武举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材,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
 
  共分四级:
 
  第一级应试者成为武童,考试通过称为武生,对应文科的秀才;
 
  第二级称乡试,只有武生才能参加,通过者称武举人;
 
  第三级是会试,通过者直接参加;
 
  第四级考试,殿试。
 
  对武将的功夫要求极为严格,分为三项:、
 
  第一项,拉硬弓。
 
  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
 
  第二项,舞大刀。
 
  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要求挥舞自如。
 
  第三项,石礩子。
 
  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
 
  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
 
  可以说清朝武举武进士几乎都是十足的武功高手。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频繁的御侮战争中,显露出武举人材不能适应新的战争,大刀长矛骑马冲锋怎么能够挡住洋人的火枪大炮?
 
  因此,与清帝国相始终,武举就没落了。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