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桑丘之战::秦国和齐国第一次正面较量 结果谁赢了?

时间:2022-09-01 18:07:54 来源:宠物小星球
  原标题:历史上真实的桑丘之战::秦国和齐国第一次正面较量 结果谁赢了? 
 
  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齐国在马陵之战打败了魏国,魏国逐渐衰落,而齐国则得以崛起。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秦惠王称王后,有心要进攻中原,于第二年年(前324年)任命张仪为秦相,并攻取魏国陕邑(今河南省陕县)。也即在战国中期,齐国和秦国两国的夹攻,促使魏国失去了霸主的宝座。不过,在魏国衰落后,秦国决定和同样崛起的齐国的一较高下。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左右,秦国挟胜魏国之威势,从韩国、魏国借道来进攻齐国,企图借此挫败齐国的威势。对此,齐国自然积极抵抗,从而爆发了桑丘之战。对于桑丘之战,可以说是秦国和齐国第一次正面较量,因为在此之前,包括春秋时期,秦国和齐国因为相距遥远,中间隔了太多诸侯国,所以一直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正面战役。
 
  一
 
  根据《战国策·齐策一·秦假道韩魏以攻齐》的记载,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前后,秦国派出大军攻打齐国。此战,秦国大军借道韩国和魏国,来到了齐国和宋国交界处的桑丘(今山东省兖州市)。与此同时,齐威王任命匡章为将,率领齐军前去迎战。在战国时期,匡章可谓一位实力大于名气的将领。除了和秦国的桑丘之战,匡章还指挥了针对楚国的垂沙之战,并率军攻占了燕国。
 
  基于此,面对远道而来的秦军,匡章并没有急于迎敌,而是先和对方进行了对峙。至于秦国大军,虽然是商鞅变法后的精锐之师,但是,因为秦军是孤军深入,又担心韩国和魏国在后方图谋不轨,所以只能虚张声势,比如下令悬赏“有谁能得到齐王首级的,封万户侯,赏赐二万两黄金”。的精锐之师,但是,因为秦军是孤军深入,又担心韩国和魏国在后方图谋不轨,所以只能虚张声势,比如下令悬赏“有谁能得到齐王首级的,封万户侯,赏赐二万两黄金”。

  二

  当然,秦军的虚张声势,早已被匡章所看穿。匡章充分利用了秦军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派遣使者和秦军往来,另一方面,匡章借机变更了部分齐军的旗帜标记,混杂到秦军当中。不过,匡章的这些行为,自然遭到了误解乃至于诬陷,有人甚至向齐威王表示,匡章已经背叛齐国了。不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齐威王,显然不为所动。

  不久之后,匡章的战术大获成功,秦军被混进军营的齐军士兵和匡章的大部队内外夹攻,所以损失惨重,遭到了溃败的结局。至于齐威王,也因为对匡章的深信不疑,从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桑丘之战后,秦国得知前线败讯,连忙派遣陈轸作为使者,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前去齐国向齐威王谢罪。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在秦国历史上,可谓非常屈辱的一场战役中。在战败之后,秦国不仅损兵折将,还要向齐国俯首称臣,乃至于派遣使者前去谢罪。而这,无疑是对秦国声望的巨大打击,也让齐国的声望进一步提升。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日后齐闵王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重要原因。因为韩国、魏国等诸侯国畏惧的秦国,早都败在了齐国手上了。

  在桑丘之战后,齐国、楚国、秦国三国会盟于宋国啮桑,秦国改变战略,与齐国继续“连横”,此后二十余年间齐、秦两国再无交兵,直至前298年齐魏韩三国联军伐秦。当然,公元前298年齐魏韩三国联军伐秦,也是齐国主动攻打秦国。换而言之,在五国伐齐之前,秦国一直没有勇气再次和齐国正面较量了。

  四

  最后,在桑丘之战中,秦国之所以吃到败仗,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秦国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压力较大。而齐国是在主场作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另一方面,秦国大军没有速战速决,等到锐气丧失的时候,被匡章率领的齐军击败。并且,从国力上来看,桑丘之战时的齐国,也要在秦国之上。对于拥有山海鱼盐之利的齐国,长期是战国七雄中最富庶的诸侯国,在击败魏国之后,齐国大军的战斗力也明显增强,从而赢得了桑丘之战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桑丘之战后,秦国主动改变策略,也即向齐国俯首陈臣,从而将目标对准了楚国。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诈楚怀王,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自此之后,秦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多场战役,比如丹阳之战、蓝田之战等,结果是楚国损兵折将,丢失了汉中之地等疆域。至于齐国,也得以向燕国、宋国等诸侯国扩张,乃至于在公元前288形成了秦昭襄王和齐闵王并称东西二帝的格局。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