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韩信的凄惨结局 真替楚汉第一将星不值

时间:2022-06-20 21:22:53 来源:宠物小星球
  原标题:看韩信的凄惨结局 真替楚汉第一将星不值 

  有三种容器:篓子、罐子、葫芦,各自的容量是:篓子10斤,罐子7斤,葫芦3斤。现在,篓子装满了10斤油,要用此三种容器分成两份,每份5斤。怎么分,你会吗?

  聪明的韩信不假思索,说了两句话:“葫芦归罐罐归篓,两人平分各自走。”然后扬长而去。我却思索了许久,才恍然大悟,自愧与这个一代天才名将比,不知逊色了多少!?01

  01卓越的功勋与聪明才智

  依照韩信的提示,将篓中的油先倒满葫芦,葫芦中的油再往罐中倒,如是三次,罐中有油7斤,篓中1斤,葫芦里剩2斤,至此,就已经看到成功的希望了。只需再将罐中油归于篓中,再将葫芦里的2斤油倒入罐中,再从篓中灌满葫芦,葫芦的油再倒入罐中。此时,罐中,篓中就各有油5斤,完成了平分。一大学生找到答案,兴奋的说:“挺绕人的。有点像奥数。”

  其实,这是个实践和谋略问题。

  韩信能如此机敏,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大军事家的卓越才干和思维,就是善于利用现有条件找出制胜方略。所有卓越的军事家,在作战时,都是通过侦察,洞悉并充分利用战场上的具体地形、地貌等条件,而决战决胜的。韩信在其军事生涯中,创造了无数这样的战例。

  例如 的“潍水之战”,就是利用潍水,先用麻袋沙包等堵塞潍水上游,然后诱敌深入至河道,放开潍水淹敌,从而取得灭齐的决定性大胜。他还曾在正面战场,与敌隔河对峙,而在河流的另一处,用木盆、木桶等运兵渡河,迴旋于敌后一击致胜,成为军事史上的典型战例,为后代军事家所称道。

  还有,灭赵的井陉之战,竟一个上午,灭敌20余万,“夺帜易帜”,传为佳话。“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无数流传于民间的,著之于史册的,由他所创造的辉煌胜利,莫不充分证明了,韩信无愧于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和统帅的称号。

  韩信,不但是卓越的战术家,而且是卓越的战略家。当刘邦在汉中筑坛,拜他为大将军之初,他就提出了东出关中,经略中原,统一天下的一整套计划。于是,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先灭掉关中的三个王,复攻魏、伐赵、慑燕、灭齐,使刘邦得以从群山环抱的汉中走出去,称帝“汉高祖”。

  然后,又在中原大地,上演了楚汉相争的大戏。历经四年艰苦卓绝、波澜壮阔、曲折复杂的政治与军事决战,最终,垓下一战,逼迫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全军覆没,不得不乌江自刎,退出历史舞台,而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大汉王朝终于得以确立。可以说,这一切,韩信居功至伟,说韩信“勋冠三杰”,一点不错。没有韩信,中华民族的这一段历史怕得重写。

  韩信,不仅军事上超群,堪比孙、吴,是军事大家,同张良一起著有兵法三篇,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才智过人。我们从上述他不假思索,就道出分油的办法可见一斑。

  据说,可称是波谲云诡、玄妙无穷的中国象棋,也是他在囚禁中发明的。且不说其中奥妙,至今已流传了2000多年,尚无人敢说全部破解。单是那无能的老帅,虽有相士左右护卫,也总在被“将军”之中,其寓意颇耐人寻味。

  风筝的发明也出自他之手。并应用在战争实践中。使得项羽陷入军心涣散,一败涂地的“四面楚歌”,就是韩信利用风筝飘撒开去的。韩信的聪明才智,不能不令人们心悦诚服。

  02欲加之罪与横遭杀害

  想当年,刘邦曾被项羽打得屁滾尿流,如丧家之犬。彭城一战,连自己的老父、发妻都悲俘获,他只能大耍流氓,对项羽说:我们曾为兄弟,杀吾父即杀你父,杀吾妻即杀你妻。然后落荒而逃,真是可笑、卑劣之极。

  而韩信功高盖主,“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李白诗句)。为三齐王,手握重兵,正是羽翼丰满之时,倘若他真想谋反,反戈一击,打败刘邦,并继而打败项羽,独霸天下,并非不可能。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反倒是,当刘邦仓慌逃到他的营地,并以流氓手段,拿去他的帅印后,他依然对刘忠诚有加,毅然跟随刘去报彭城之辱。并凭借他的超人的胆略和计谋,一举将项羽包围于垓下,并全歼之,从而取得了楚汉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就在他立下这样的盖世奇功之时,坐享其成的刘邦,又一次使用流氓手段,夺了他的印,削了他的权,将他贬为楚王。继而,又罗织罪名,将他再贬为淮阴侯。

  韩信也深知刘邦“畏恶其能”,但他又确实有些恃才傲物,耻与樊哙之流为伍,心生不快,便深居简出,托辞不出,不再时常伴随于刘邦左右。但世上常常就有这样一些小人,喜欢苛责他人,鸡蛋里挑骨头,专挑别人的错,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诬告韩信是有野心,居功自傲,要谋反。本来就心胸狭窄的刘邦,早有翦除韩信之心,便顺水推舟,坐成了韩信谋反的事实。

  你说,韩信冤也不冤?就在垓下大战前夕,项羽曾两次派谋士蒯通游说韩信,欲与韩信联手共除刘邦。而韩信言辞凿凿,所说的尽是刘邦的好处,如何将自己的衣服让给他穿等等,感恩之心,溢于言表,誓死不叛刘邦。

  此时的韩信,手下猛将如云,重兵在握,不思谋反,又缘何在此手无半点权力,半点力量,根本没有可能性时反叛?难道韩信是这样的不谙世事,不懂谋略,没有头脑的蠢人吗?说韩信谋反,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韩信还是被以谋反为名杀害了。阴险的刘邦自己并未出面,而是授意其妻吕雉与萧何合谋,诱韩于长乐宫中杀害,并夷其三族。关于韩信之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有猜测和杜撰,成了一个历史公案。

  但是,始作俑者是刘邦,却是毫无疑义的。战功赫赫,聪明才智过人的一代名将被杀了,死时才35岁,这是韩信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令人唏嘘不已!

  想韩信“成败一箫何,生死两妇人”,被箫何举荐,又被箫何设计所杀;受漂母赐饭之恩,以千金回报,却又死于另一妇人吕雉的毒手。人生天下事,何其如此难以逆料也!

  03莫衷一是的历史评说
 
  越是对韩信有了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就越是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韩信终归是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是卓越的大军事家,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为平定亲末诸侯四起、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的动乱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悲剧,是一个大悲哀!
 
  对于其人其事,历代史家均有评述。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他在其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巨著《史记》里的《淮阴侯列传》中,先是用大量篇幅客观而翔实的记述了韩信的丰功伟绩,但却在篇末的感言中说了这一番话: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他也承认,韩信对汉家的功劳,可与周公旦等圣贤媲美齐名,但对韩信莫须有的叛逆,不分青红皂白加以诋诟,认为被夷灭三族是理所应当的,这就让人感到不公了。
 
  素来主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讲究信、史、实的史学大家,对韩信所谓谋叛的真伪该是心知肚明,考察的很清楚的,奈何如此?
 
  但细一想,他身为汉家史官,又不能不为汉家开国皇帝讳,否则又会惹来杀身之祸了。他曾经就是为假降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险些送了性命,后惨遭宫刑,而李陵的假降被逼成了真降。原来太史公也有难言之隐!这也许正是他把同为“汉初三杰”的张良列为“世家”,而将韩信列为“列传”的原因吧?强权专制之下,而有信史何其难哉!
 
  而同为大史学家的司马光在所著《资治通鉴》中,却说了实话,说了公道话,对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政治流氓行径痛加揭露和批判。大概他身为宋臣,不需再为刘邦避讳了吧。
 
  我曾多次游览、凭弔位于汉中城南的拜将台,那是一座很不起眼,也不高大的土台子,旁边孤零零的立着一块碑,上面写着“汉大将韩信拜将台”数字。而不远处的亭子里却高高悬挂着一幅巨匾,上书道:
 
  “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高祖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的确,刘邦的帝业早已烟销云散,而韩信的拜将台却赫然屹立了两千多年。
 
  可见,公道自有人评说。
 
  “历史的天空闪烁着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纵横驰骋。”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