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延领大军造反 因王平一句话失败 这场“阴谋”是个笑话?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也是最后一次。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魏迎来新的格局。
魏国至少可以暂时松口气,不用再担心诸葛亮动武。蜀国的问题则是:谁来接替诸葛亮,执掌蜀汉大权?蜀汉为此而爆发一场剧烈冲突,险些丢掉诸葛亮积攒的家底。
诸葛亮死在对魏战争中,率领的大军皆是近几年培养起来的精锐,是蜀汉对抗曹魏的资本。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诸葛诞的病故也是如此。统帅是一军稳定之源,没了统帅,士卒便没了支撑。
诸葛亮知兵,交代后事第一件事便是禁止对外发丧,秘密退兵。这时候蜀汉大军正和司马懿对峙,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突然去世,肯定引兵来袭。蜀汉失去 指挥,必然陷入慌乱,全军覆没也不是不可能。
蜀汉大军在诸葛亮临终前安排下,安全退走,诸人皆以为外敌解除,哪知内乱又发,魏延同杨仪争权。《三国志》、《魏略》对魏、杨争权的事,可谓截然不同。
在《三国志·魏延传》中,诸葛亮暗令杨仪、姜维等节度大军,负责退兵事宜,杨仪率兵先撤,魏延断后,姜维则居中策应。魏延不同意撤军,于是引军同杨仪等人爆发冲突。《三国志》定性为魏延反。
魏延被马岱所杀,不过最大的功劳却属于另一个人——何平,何平也就是王平。魏延率大军堵住杨仪等人归路,势必要同对方争个上下,一场蜀汉内乱眼看就要爆发,正是王平一句话平息双方纷乱。
王平驱马来到魏延前军大阵前,一声疾呼:“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丞相刚刚亡故,尸骨未寒,你们就要造反?就这么一句话,喝散了魏延大军,仅剩魏延和他儿子数人,一场内乱消失于无形。
《三国志·魏延传》——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魏延不服杨仪、姜维,为何王平一喊,魏延的军队就投降了?王平的一句话为何有如此威力,连魏延的军队都能影响到,让他们深信:造反的是魏延,而不是杨仪?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王平。
王平这个人名字一般,名声也一般,甚至不少人都没听过。可这个人却是后三国时代蜀汉重量级人物,常年镇守蜀汉北方重地汉中,官拜镇北大将军、安汉侯。
王平一生主要有三件大事,一是街亭之战劝谏马谡,马谡不听,结果马谡兵败,王平安然无恙;二么就是平定魏延之乱;三是赢得公元244年的兴势之战。
简单说下兴势之战。公元244年,曹爽率领十余万大军伐蜀,王平镇守汉中,身边却仅有不满三万的大军。王平分析敌我形势,决定率先占据兴势,利用地形拖住曹魏大军,最后令曹爽无功而返。
我们再来看王平的历任职位,跟诸葛亮时期,拜为参军,蒋琬时期则“署琬府事”,换句话说,王平一直跟着执掌蜀汉的大权的行动。
王平因街亭之战进入诸葛亮的眼中,此后屡次担当重任,第四次北伐更有“别守南围”独自领军的记载。我们从此可以看出,王平有勇有谋,更得到诸葛亮、蒋琬的信任。换句话说,蒋琬是诸葛亮的“自己人”。
诸葛亮生前也知道杨仪、魏延的矛盾,他活着还能压制一番,死后恐怕就无能为力了。俩人的冲突势必令造成蜀汉受损,诸葛亮不可能没做安排。
不知大家是否记着《三国演义》中 的魏延之死。诸葛亮临死前料定魏延必反,同杨仪、马岱定下计策,让魏延大呼三声“谁敢杀我”,马岱瞅准机会,从后偷袭斩杀魏延。
这是罗贯中的小说写法,当不得真,我们却相信诸葛亮生前有安排。那是什么安排呢?就是王平的支持。
我们再来看看《魏略》,《魏略》的记载则完全相反。诸葛亮将撤退的任务交给魏延,并且嘱咐他“密持丧去”,意思是命令魏延不要把诸葛亮去世的告诉任何人。什么时候发丧呢?蜀军安全的时候。
魏延以诸葛亮的命令行事,直到大军退出褒斜谷,到褒口才发布诸葛亮的丧事,事先,杨仪、姜维等人都不知道。诸葛亮此举岂不是将大权托给魏延了么 ?
杨仪历来同魏延不和,担心受到报复,于是诬陷魏延谋反,抢下攻击魏延。魏延以大局为重,不忍交战,于是弃军而走,被杨仪派人斩杀。
我从《三国志》和《魏略》的不同,产生两个猜测,先说第一个。诸葛亮必须从魏延、杨仪中选择一方支持,他最终选择魏延,并且暗令亲信王平支持他。
诸葛亮掌权期间,王平的权势要强于魏延,从王平能独自领军配合诸葛亮便可以看出。整个蜀汉大军都知道王平是丞相亲信,若诸葛亮有什么遗言,不会避开王平。
诸葛亮可能吩咐王平,若魏延有异动,则联合董允、蒋琬、杨仪等,一起出手诛除魏延,若无异动,那么最好,对蜀汉是件大幸事。
历史埋藏于过去,当时究竟发生什么事,我们大概不可能知道了,不过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畅想下当时的各种情况,这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