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湖北省襄阳市籍三国谋士:襄州区南漳县各一人 宜城市二人
本文要介绍的则是襄阳市籍的三国 谋士,一共有四位。其中,襄阳市襄州区一人,襄阳市南漳县一人,襄阳市代管的宜城市两人。
襄州区籍三国谋士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凤雏”庞统。庞统,字士元,出身于汉末荆州大族,叔父庞德公是荆州士人领袖。庞统青少年时期为人木讷,但受到叔叔庞德公和名士司马徽的赏识。司马徽将庞统与诸葛亮称为“凤雏”和“卧龙”,认为两人日后必将前途无量。至此,庞统的名气逐渐在荆州传开。数年后,庞统被荆州牧刘表征召,担任南郡功曹一职。
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出兵攻占荆州,庞统所在的南郡变成了曹操的地盘,庞统也随之成为了曹操的属下。不过,短短五个月之后,赤壁之战的结局改变了庞统的命运。孙刘联军在此战中大获全胜,曹操被迫退出荆州大部地区,南郡落入了东吴之手,东吴名将周瑜兼任南郡太守,庞统又变成了周瑜的属下。到了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意外病逝,负责将周瑜灵柩送回江东的官吏中就有庞统,庞统也因此来到江东,与包括陆绩、顾劭、全琮在内的众多江东名士见面。庞统以其出众的才华得到了众人的尊重和敬佩。
庞统从江东返回南郡不久,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庞统的职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被刘备任命为荆州从事兼耒阳县令。不过,庞统对这一任命显然非常不满,在任期间整日不理政事,最终被刘备罢免。得知庞统被罢免的消息,鲁肃亲自写信给刘备,建议刘备将庞统任命为治中、别驾这样的高层职位,以便庞统发挥才能。诸葛亮也在刘备面前称赞庞统的才华。此后,刘备与庞统见面。经过一番交谈后,刘备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立即将庞统任命为军师中郎将。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庞统随刘备一起进入益州并参与了随后进行的益州争夺战。在庞统的辅佐下,刘备先后夺取益州多个郡县。但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的雒县之战中,庞统在指挥作战期间意外中箭而亡,时年三十六岁。
南漳县籍三国谋士名叫蒯越,是荆州刘表集团中最为 的谋士。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0年),新任荆州刺史刘表走马上任。面对荆州地区盗贼横行、各地官吏拥兵自重的混乱局面,蒯越果断提出迅速铲除贼寇头目的建议,得到了刘表的采纳。此后,蒯越协助刘表一举诛杀了五十多名贼寇头目,迅速稳定了荆州局势,蒯越也因此被刘表委以重任,担任章陵太守之职,成为刘表最为倚重的谋士。
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出兵荆州,刘表突然病逝。蒯越提出归顺曹操的主张,得到了大多数荆州文武的支持。最终,刘表之子刘琮率众投降曹操。曹操兴奋异常,在写给荀彧的信中提到,与得到荆州相比,自己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了蒯越这位杰出谋士。此后,蒯越被任命为光禄勋,于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病逝。
宜城市籍的第一位谋士名叫殷观,是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加入刘备集团的,担任过荆州主簿一职。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孙权提出与刘备一起出兵益州的建议,引起刘备集团内部的巨大分歧。殷观提出了婉拒一起出兵的建议,得到了刘备的采纳。殷观建议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孙权夺取益州的企图彻底粉碎,为刘备夺得益州创造有利条件,由此足见殷观的高明之处。此后,殷观的建议奏效,他也因此被刘备晋升为别驾从事。不过,此事过后,殷观的记载便在史料中消失。
第二位宜城市籍谋士名叫马谡,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虽然马谡后来在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的街亭之战中惨败而回,根本不是一位能够在两军阵前杀敌立功的将领。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名在幕后运筹帷幄的谋士,马谡是完全合格的。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部进入南中地区平叛,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主张。这一建议也得到了诸葛亮的采纳,南中地区的局势也得到了稳定。由此可见,马谡的大局观和谋略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遗憾的是,诸葛亮将马谡用错了地方,否则的话,马谡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