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传奇一生:血雨腥风跌宕起伏

时间:2017-01-09 13:00:56 来源:川北在线整理
  原标题:“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传奇一生:血雨腥风跌宕起伏

  一个女人,尤其是与武则天有着杀父之仇的女人,能够在武则天身边稳稳站住脚根,并且逐渐取得赏识,受到重用,从而青云直上,最终跃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巅峰,堪称女中奇才,人中龙凤。她就是享有“巾帼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麟德元年(664),唐高宗对武则天擅权不满,意图废后,召上官仪商议,上官仪代为起草废后诏书。事情泄漏后,懦弱无能的唐高宗把责任推给上官仪。不久,武则天找个理由怒杀上官仪及其家族男丁,将其女眷充入后宫为奴。此时,上官婉儿刚出生不久,便同母亲一同被遣至掖廷宫为奴。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出身名门,精通诗文,知书达礼,很有远见,她目睹了宰相家族瞬间的变化,对人生的理解尤为深刻。为了不让女儿从此为奴,荒废一生,郑氏想尽办法精心培育上官婉儿,不但为女儿带回书库中的书籍阅读,还设法让婉儿进入宫学舘接受宫廷教习。一个充满希望的梦支撑着郑氏,郑氏在怀上官婉儿之时,梦见一位巨人送来一杆秤,嘱咐道:“持此,称量天下!”好大的口气呀!只有皇帝身边的人才能称量天下!上官婉儿刚满月,郑氏抱着她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吗?婉儿依依呀呀地相应。上官婉儿本来就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再加上母亲的精心调教,很快就学有所成。在她十四岁的时候,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而且明达吏事,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在宫中已颇有名声,很快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

  武则天虽然憎恶上官仪,却十分欣赏上官婉儿,爱惜她的才华。史料记载,武则天“政由已出,明察善断,当时英贤竟相为之用”,因此她一听说上官婉儿的本事后,立即召见了上官婉儿。

  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上殿觐见武则天,年仅十四岁的她在大殿之上十分从容,态度不卑不亢。上官婉儿不仅一一回答了武则天的询问,还依照武则天的命题当场作了一首七言诗,甚至在诗中表达了对武则天的愤恨。武则天不仅没有怪罪于她,反而十分欣赏她,称赞她的诗作文义通畅、辞藻优美,当即免去他的奴婢身份,任命她为宫中的掌诏命。从此,上官婉儿的人生便朝着与之前十四年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进了。武则天十分器重上官婉儿,最初的时候只让她起草文件,但自圣历元年(698)起,武则天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等亊务也都交到了上官婉儿手里。上官婉儿越来越受器重,地位也日益显贵。

  宦海沉浮,总会遇到挫折,上官婉儿初到官場,有些规则还没有完全领会,有一次竟惹怒了武则天,险些将她杀头,武则天太爱上官婉儿的才华了,只在她的额头上剌了一个乌黑的犯罪标志 。通过不断地历练,上官婉儿迅速地成熟了,她进入了朝廷政治权力中心,虽无宰相之名,却行使着宰相的权力,终于攀上了政治上的巅峰。

  上官婉儿墓志铭内容在今年年初《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虽不足千字,却也颠覆历史。其中记载,上官婉儿年13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也就是说,上官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位父子皇帝。这经历与武则天颇为相似。上官婉儿封为昭容后,李显宠爱,韦后信任,其权势更盛,在政坛和文坛都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她还倡导天下大兴文学之风,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举办赛诗会,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间词臣多集其门。据说,第一名可以荣获黄金铸造的“爵”一尊。就连高傲的《全唐诗》也收录上官婉儿遺诗32首。这是上官婉儿红得发紫的巅峰阶段。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一个清楚上官婉儿是被自己杀害的上官仪之孙女,一个深知武则天是自己的灭族仇人,这两个女人都是世间少有的聪慧女子,上官婉儿怎么能够一心一意辅助武则天?她们两人怎么能够二十七年里亲密相处呢?后世的史学家们一直在探究追寻。

  一种声音认为,上官婉儿之所以全心全意侍奉武则天,是因为被武则天宽大的胸怀感动了。武则天具有大丈夫的胸怀,做事有魄力,还能慧眼识珠,上官婉儿为之折服。骆宾王事件发生后,武则天看到了骆宾王为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而作的《讨武檄文》,武则天没有骂骆宾王一句,反而由衷地称赞骆宾王有才,没有识别千里马,是组织部门官员的失职。上官婉儿见武则天竟能拋开立场来审视他人,有爱才之心,惜才之德,联想到能重用自己这个罪臣之后,不仅深深叹服。从此,上官婉儿拋弃家仇,一心一意辅助武则天。

  但也有另一种声音,不同意这个判断。他们认为,当时武则天只是赞赏骆宾王,这种玩嘴皮子的政治作秀,就是刁买人心,上官婉儿不该看不出来。她从小在宫中长大,目睹官場风云,又贴身跟随武则天好几年,应该能从其中嗅闻出一些政治味道。所以,上官婉儿不可能因此而对武则天五体拜服。

  博主认为,前一种意见有一定的道理。设身处地的从上官婉儿的角度考量,上官婉儿应该是一位懂得审时度势的现实主义者。首先,上官婉儿从小在宫中长大,受母亲的调教,又饱读史书,明达吏事,以自己一个罪臣之后的宫婢身份应该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她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以她当时的身份、处境如果不能受弱,无异于送死,冰雪聪明的上官婉儿一定知道不能以卵击石。所以说,武则天给了她一个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她的目标是稳稳地站住脚,图谋发展,必须倾心地侍奉武则天。这才有可能、有机会再恢复家族荣誉,重新光耀门楣。这一切,离开了武则天这颗大树什么也做不到,她的富贵贫穷、生死存亡统统掌握在仇人武则天的手中。除了攀附武则天,别无选择。

  其次,上官婉儿等于是武则天的贴身秘书,日久相知加深,她感觉到了武则天的胸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言行瞞不住朝夕相处的贴身之人。退一歩讲,如果上官婉儿并没有被武则天博大胸怀所折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思想深处是完全可能的。

  当上官婉儿摆脱了宫婢身份,当了武则天的贴身秘书,又自圣历原年(698)起参政议政,权势逐渐增大以后,也许她并没有忘记为家族报仇,也许她在心里仍在仇恨武则天,也许她考虑过如何复仇。然而,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文臣报仇,十年未行,百无一用是书生。上官婉儿越是接近政治权力中心,越能体会到作为一个没有了政治根基的弱女子面对皇朝是多么地微弱,越能体会到拥有权力后的份量。

  上官婉儿由此滋生了追求权力的欲望与野心,只有武则天才能给予她更大的权力,更尊贵的地位。根基不深,权力不大,何必不可为而为之。为了登上称量天下士的地位,只能选择追随武则天,做她的左膀右臂。上官婉儿最终放弃了对武则天的复仇也算是明智之举,试想,天下有几人能与武则天一决高下?

  上官婉儿正是基于对权力的渴望和祟拜,趋使她在武则天晚年丧失皇权之时果断地抛弃武则天,投靠新主。这也许可以借他人之手报自己的家仇。可是,宫廷斗争是复杂多变的,这一次,她没有那么幸运,她失算了。

  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率兵进宫,上官婉儿亲自拿着灯笼,带领宫中从人迎接,并且把她起草的中宗遗诏底稿拿出来让李隆基的亲信、前任朝邑尉刘幽求看。遗诏写明:由中宗第四子李重茂即位,其叔父李旦辅政。上官婉儿此举是要表明自己是站在李唐江山一边的。刘幽求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没有答应。因为李隆基的意愿是让他的父亲相王李旦登基,而不是辅政,这样他才能继承大统。上官婉儿的遺诏对李隆基没有利用价值。于是,做为武则天左右手的上官婉儿倒在了血泊中,时年47岁。

  上官婉儿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人生的底层,逐步跃进到仕途巅峰,而后又跌入深渊。其命运悲惨,血雨腥风,跌宕起伏。最终,上官婉儿带着未报的家仇,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