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渔猎部落:查干淖尔的冰上传奇(2)

时间:2017-01-08 22:48:34 来源:北青网

  祭湖词的诵读已经开始了。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族姑娘把奶干献到渔工们的手上。在喇嘛的诵经声中,渔把头站在场地中间端着酒碗,双手高高举过头顶……诵读完成后,美丽的姑娘们将哈达系到敖包上的松柏枝上,其他人则把糖块、牛奶等物品撒向天空,最后,所有人围着敖包转三圈。

  上冰作业可比祭湖醒网仪式艰苦多了。

  从石宝柱手上传承下来的捕鱼手艺,张文整整磨炼和学习了18个年头。“鱼越多,水越浑浊,气泡就越多、越大。”张文说,“这些气泡返上来以后就冻到冰里,在冰上面,把雪清干净,就能透过冰层看到气泡,也就能找到大鱼群。”

  凌晨5点赶马车上冰,从冬捕过程的耗时看,是最合适的出发时间。到了之前侦测好的冰面地点,张文还要再次观察冰层下的水流。然后,他凭着经验,用旗子标示出下网口。负责打冰眼的4个渔工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见旗子插下,立即手持30公斤的镩子,在这里开凿出一个一米宽、两米长的下网眼。与此同时,另有十几名渔工分别在下网口两侧按照渔把头确定的“两翼”(方向是与正前方成70~80度角)依次作业,每隔十几米就破冰凿开一个小冰眼。他们要确保冰眼间的距离小于水下带动渔网前行的穿杆的长度,这样的300多个冰眼要一直凿向出网口,完成“两翼”的最终汇合。凿冰眼要持续4个多小时。

  渔工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凿冰眼的同时,已经开始下网。拖着网在冰下行进的是两根20米长的穿杆,渔工们用走钩和扭矛,通过小冰眼控制水下穿杆按规划的方向前进,并完成对水下鱼群的最后合围。

  出网口是这些冰上的男人们认为最幸福的地方。领网的渔工用塔钩把大绦和网固定在一起,然后挂在绞盘上,矫健的骏马拉动绞盘,带动大网出水,这一过程又要持续四五个小时。随网而出的,是一条条银色的大鱼,它们翻出冰眼,腾跃半空,带上来的水花飞溅到渔工们的笑脸上。

  这笑容绽放了千百年。

  “祭湖醒网,祈福丰收”的神秘和期盼,“马拉绞盘,冰下撒网”的原始和壮观,让查干湖冬捕闻名世界。2008年,这一捕鱼形式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为有度

  刚刚出水的鱼,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的天然“大冰箱”里迅速冰冻,并被送到渔场分拣装箱,依靠着现代高效快捷的物流系统,一天之内,渔猎部落洋溢的幸福感通过每一条鱼传送到祖国各地。众多家庭主妇施展她们的巧手,鲜活美味就这样进入了百姓们的寻常生活。

  细心的人们发现,查干湖冬捕收获的没有小鱼,很多都在五六公斤以上。秘密在哪里?原来,渔民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冬捕用的网必须具有6寸以上的网眼,这样一来,就只能捕捉到5年以上的大鱼。涸泽而渔,是渔猎部落的绝对禁忌。

  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20世纪90年代初期,查干湖渔场曾经封湖3年。从1995年开始,每年投放鱼种50万公斤左右。

  由于拒绝使用现代机械,沿用原始捕鱼工具的查干湖冬捕彻底避免了对湖水的污染,所产鱼类居国家级绿色食品前列,被国际组织认证为有机食品。

  “查干湖的鱼可真香!”河南省郑州市王瑞常一家在慕名前来一睹查干湖冬捕的壮观场面后,品尝到了地道的“冰鱼”味道。查干湖的鱼以鳙鱼居多,就是我们常说的“胖头鱼”,此外还有鲤鱼、鲫鱼、鲢鱼等。

  传承着冬捕技艺的渔猎部落的人们,展现出来的,既是与自然的对抗,更是对自然的依赖。位于祖国北方的这片大湖,千百年来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特殊的生存方式,也因为那份古老,那份智慧,给冷酷的冬天,注入了炙热的感情和力量。(本报记者 鲍盛华)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