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今年鸭绒为什么这么贵?

时间:2025-11-19 18:22:44 来源:中华网

  11月19日,"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 上了头条热榜。

  看到这个新闻,有点被吓一跳,这种多倍的增长,背后一定有特殊的原因。

  面对这种反常的数据,首先需要的是质疑。信息是否真实?1吨鸭绒17万是什么时候的事?这两年的淡季,还是物价普遍很低的多年前?我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找到权威数据来源。至少2025年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从最基本的经济学角度分析,冬季羽绒服需求量大涨,羽绒服价格上升很好理解。鸭绒和羽绒服的上涨时间还是有一定区别。

  注意,鸭绒是屠宰的副产品,而不是独立产业。本质上由养鸭业决定,而不是由羽绒需求决定。

  基本上,3-5 月是全年低价区,原因是供远大于求。供应端,春季是家禽屠宰高峰,原料大量积压。羽绒加工厂库存充足,供给充沛。需求端,羽绒服消费完全进入淡季,工厂、品牌基本处于停采状态,价格被压到全年最低位。少数特殊情况,如果上一年冬季销售爆棚导致库存清空,春季发生禽流感等导致出栏量减少可能让价格略高,但需求量限制,不会改变总体规律。

  6-8 月是价格开始抬头的阶段,从"供大于求"逐渐走向"趋于平衡"。 需求端,羽绒服工厂开始备料,大品牌通常会提前 1-2 个月启动备货,中小品牌跟随采购,需求逐步释放。供应端,夏季出栏量会比春季下降,原料供应开始下降。90% 白鸭绒等优质绒涨幅更快,普通鸭绒涨幅较小。

  9-11 月是全年涨幅最明显的阶段。工厂集中采购,大量羽绒服必须赶在冬天之前上线,全行业集中抢原料。双11、双12前备货需求迅速放大。如果冷空气来得早,市场恐慌性采购增加,价格推升更快。中间商囤货,越可能是旺季,囤货越明显。新国标实施,国家对羽绒服质量标准升级了,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从 2024-2025 年起严格执行,导致市场必须用更高品质羽绒,进而推动优质羽绒的需求和价格大幅上升。

  户外服饰、滑雪装备等需求提升,也会带动羽绒服需求。

  12-2 月,这段时间的价格不一定会继续涨,但仍然保持全年高价。需求端,大规模工厂采购基本结束,零售端销售强弱决定是否出现补单需求。如果终端卖得快 ,有补单,价格会再冲一波;如果没有补单,价格会保持稳定或微跌。中间商在高价时会大量卖出囤货,让市场供应变多,从而把价格稳住,避免继续疯涨。

  值得一提的是,绒子含量和含绒量是有区别的。

  羽绒可以分为四类,价格:白鹅绒 > 灰鹅绒 > 白鸭绒 > 灰鸭绒。最贵的是白鹅绒,因为相对鸭绒,鹅绒绒朵天生更大、更保暖。羽绒颜色虽然不影响保暖,但影响外观,白色羽绒填浅色外套时不会透色,灰绒在浅色布料里容易隐约透出来,再加上优质白绒的供应量相对更少,所以白绒比灰绒贵。

  今年鸭绒为什么这么贵?

  其实核心逻辑很简单:冬季对鸭绒的需求本来就很稳定,并没有突然暴涨,真正变化的是供应端大幅缩了。除了新国标提升了高品质绒子的要求、让优质绒更吃紧之外,更关键的是鸭的屠宰量明显减少,而屠宰减少背后又和猪肉价格密切相关。猪肉和鸭肉一直是"猪强鸭弱、猪弱鸭强"的替代关系,这两年猪养得太多、供应过剩,导致猪肉很便宜,人们买猪肉自然更多,鸭肉反而卖不动。鸭肉销量差,屠宰厂越杀越亏,只能减少;养鸭户看到行情差也不愿意多养,鸭子数量变少。鸭绒是屠宰的副产品,鸭子少了,绒的产量当然也跟着大幅减少。供应不断缩、需求平稳甚至略增,结果就是鸭绒变得异常紧缺,价格从十几万一路飙到几十万,供需失衡把价格推上去了。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