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最好的卖房换房窗口期吗?看完才恍然大悟!

时间:2025-11-14 22:21:37 来源:中华网

  2025年楼市政策宽松到了历史极值--首付15%、5年期LPR降至3.5%、北上深优化限购、二手房"带押过户"全国普及,可越来越多房主却陷入纠结:手里的房子到底该卖还是该留?卖了怕踏空政策红利,不卖又担心房价继续跌、挂半年卖不掉。根据中指研究院10月31日发布的《2025房地产行业年度报告》,当前全国楼市呈现"强分化、高库存、弱流动"的核心特征,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降7.9%,70个大中城市里90%的城市房价环比下跌,而二手房挂牌量已突破1200万套。今天用最实在的数据和政策,帮咱们普通人算清这笔账,到底现在卖房是聪明决策还是糊涂操作。

  一、先看清大环境:政策最松,但市场分化到极致

  很多人觉得"政策这么松,房价该涨了",但现实是,政策红利只集中在少数城市,大部分地方仍在"去库存"的泥潭里挣扎。

  先看政策宽松力度:2022年以来各地累计出台优化政策约3000次,首套首付比例最低15%,商贷利率3.5%、公积金利率2.65%,均创历史最低。限购政策更是全面松绑,三四线城市全放开,核心二线城市取消限购,北上深也优化了外环外、五环外的购房限制,目前只剩少数城市还保留限购。加上换房退税、住房"以旧换新"、二手房"带押过户"等政策,卖房成本和门槛确实降到了最低点。

  但市场分化却越来越极端:一线城市里,上海连续12个月房价环比上涨,杭州保持9个月上涨,库存去化周期仅6.4-13.1个月,属于供不应求的健康状态;而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库存去化周期分别高达34.3个月、47.6个月,部分城市甚至超过48个月,相当于要卖4年才能清空现有库存。更关键的是流动性差异,北京密云一套二手房平均要12个月才能卖掉,深圳经纪人平均带看32次才促成1单成交,而上海核心区优质房源挂牌后平均1-2个月就能成交。

  简单说,现在卖房不是"一刀切"的聪明或愚蠢,核心看你房子在哪个城市、哪个位置。

  二、这3类人现在卖房,是聪明决策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以下3类房主卖房不仅不亏,反而能规避风险、锁定收益,属于理性选择。

  第一类:手里有多套三四线城市/县城的老破小、远郊房。这类房子是当前市场的"流动性陷阱"--截至2025年6月,三四线城市库存占全国总量的70%,很多小区同一个户型十几套同时在售,想卖掉只能大幅降价。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成交价普遍比首次挂牌价低23%-28%,部分远郊房甚至出现"腰斩"案例。而且这类房子未来升值空间极小,还可能面临断供风险,当前全国平均住房断供率3.7%,部分三四线城市已超过5%。趁现在政策宽松、还有接盘侠,及时出手换成现金或核心城市资产,是明智之举。

  第二类:房屋老龄化严重、无学区无配套的"硬伤房"。比如没有电梯的老楼、离市区远且无地铁规划的房子,这类房子的需求群体持续萎缩。2025年数据显示,这类房子的挂牌周期平均长达18个月,且降价幅度是优质房源的2倍。政策宽松期是这类房子最好的出货窗口,因为此时购房者选择增多,但对"硬伤房"的容忍度更低,越往后越难卖。

  第三类:有置换需求、想换核心城市优质房的房主。当前是"卖差买好"的黄金窗口期:一方面,你手里的普通房源在政策刺激下能卖出相对好的价格;另一方面,核心城市优质房的价格虽稳但涨幅放缓,且首付低、利率低,置换成本最低。比如卖掉三四线一套100万的房子,用15%首付就能在二线城市核心区撬动一套300万的优质房源,每月房贷仅1万左右,比两年前能省3000多。

  三、这3类人卖房,大概率会后悔

  有些房主跟风卖房,却没看清自身情况,很可能卖在低点、错失机会,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第一类:一线城市核心区、强二线城市优质次新房房主。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的核心区房源,库存去化周期短、人口吸附力强,9月上海新建住房价格环比仍涨0.3%,杭州环比涨0.3%,这类房子抗跌性极强。而且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正在修复,租金与国债收益率利差由负转正,长期持有既能收租又能享受资产增值,现在卖房无异于"割肉"。

  第二类:只有一套自住房、短期内没有置换计划的人。房子的核心功能是居住,除非你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且能稳定年化超过5%),否则没必要跟风卖房。当前存款利率低,股市、基金波动大,房产仍是普通人最稳妥的资产。而且卖了自住房再买房,不仅要承担交易税费,还可能面临"卖了再买更贵"的情况,尤其是核心城市,优质房源的流动性一直很好。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