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机器人的价值在于“融入”
时间:2025-08-13 22:57:29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12日在北京启幕,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智能更智能”为主题,汇聚全球机器人领域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作为展示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战略高地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关键领域,机器人产业肩负着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使命。
当前,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变。它们脱下秀服,换上工装,以“融入”姿态,悄然重构生产与生活的图景。其价值内核,早已超越替代人力的单一维度,而是深植于民生需求的土壤,在科技突破与产业应用的双向奔赴中扎根生长,于“有用”与“共生”间绽放真实生命力。
融入场景,科技赋能做生活生产协作者。过去,机器人技术常被描绘成人类工作的终结者,追求完全取代人力,以达到极致效率和成本压缩。而今,这场人机关系的叙事正被重写,机器人变成日常生活生产的参与者,从取代转向协助、赋能,从打工人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可靠伙伴。政府联合头部企业开放近千个覆盖商超、酒店、医院、物流仓库等10大领域的真实场景,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独特优势,为具身智能的“大脑”(决策模型)、“小脑”(运动控制)与“本体”(执行硬件)提供了关键试验场。通过真实场景验证技术协同效能,衔接实验室研发与规模化应用的断点。机器人定位转变,不仅是技术迭代的结果,更是社会需求与人文价值深度博弈后的共识。
融入民生,聚焦服务做人机共情连心桥。机器人加速融入民生的关键在于降本与务实。为降低成本,上海市发放“算力券”、“模型劵”、“语料券”,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让机器人实现从数十万元到万元级的突破性价格下探,开启普及化浪潮。在降本基础上,机器人设计理念下沉至服务端,深度聚焦养老陪护、家政服务、商超理货等高频便民场景,开发深度适配生活空间、解决日常痛点的产品,推动产业从单机智能向群体服务业态升级。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为导向,让机器人褪去“未来感”光环,承载起提升民生温度与便利的使命。
融入发展,政企协同做产学研用试金石。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绝非企业单打独斗可成,深度融入政策生态,汇聚多方力量,是高速成长的关键。北京亦庄率先发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专项政策,系统建设从技术攻坚、标准制定到安全监管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奠定产业规模化与互联互通的基础,有效破除发展壁垒。各地也积极响应号召,创建具身机器人产业园,以产城融合理念,依托高校科研力量,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落地,为机器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机器人深度融入生产与生活将成为必然趋势,我们期待其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发挥效能,期待其真正成为服务人民、提升福祉的日常伙伴,期待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开创人机协作、智能普惠的新时代。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