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米饭要热透、葫芦瓜苦了就丢掉 夏季吃东西还要注意啥
夏季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繁殖迅速,食物更容易腐败变质。熟食制品、凉菜、冷食等食品如果加工或贮存不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因此,夏季尤其要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木耳泡发时间不宜过长,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慧指出,泡发超过两小时可能产生米酵菌酸,这是一种耐高温的有毒物质,即使高温烹制也无法去除。一旦食用,轻则头晕、恶心、呕吐,重则可能导致内脏出血甚至死亡。建议泡发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并及时冷藏保存。
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常存在于生或半生的食物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玲表示,沙门氏菌在20℃以上即可大量繁殖,且存活时间长,但75℃环境下10分钟可灭活。
因此,食物应彻底煮熟后再食用,避免交叉污染。 剩米饭要彻底加热,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霄玮提醒,蜡样芽孢杆菌喜欢含淀粉的食物,如炒饭、米粉等。夏季保存不当易导致中毒,剩饭应在4℃以下保存,食用前需加热至70℃以上。 葫芦瓜如有苦味,应立即丢弃。
浙江医院束龙指出,苦葫芦素会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外形瘦长或凹凸不平的葫芦瓜更可能有苦味,食用前应先尝是否有苦味。
贝类在赤潮期容易蓄积毒素,江苏省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嵇童童建议,避免在赤潮预警期捕捞贝类,不要生吃,烹饪方法无法完全破坏毒素,存在中毒风险。
海峡网综合自食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