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个世界冰川日 全球平均海平面10年来以4.7毫米/年的速度上升

时间:2025-03-22 22:58:56 来源:今日头条

    原标题:人类首个世界冰川日 全球平均海平面10年来以4.7毫米/年的速度上升

    据英国《自然》杂志2月19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近20年来,全球冰川正以“每秒化掉三个奥林匹克比赛游泳池”的速度融化。在北极,格陵兰岛冰川正大量消融;在南极,有着“末日冰川”之称的思韦茨冰川也向人类敲响了“警钟”,预计到本世纪末,依靠冰繁殖的南极帝企鹅数量可能减少90%。

    为提高人们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重要作用以及冰川快速融化影响的认识,联合国大会2022年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并自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冰川日。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气候与环境风险部负责人张强弓博士向红星新闻表示,现在大家普遍将“冰川融化”作为气候危机的标志性事件。作为全球变化最直接和最敏感的指示器,冰川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变化最为直接和迅速。张强弓解释称,相较于其他不易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的地貌单元,冰川能在几年或几十年间发生明显变化,“在人类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能直接感知到冰川在变化。”

  张强弓 受访者供图
 
  “从科学角度看,我们强调的冰川融化指的是冰川的质量损失。”张强弓解释称,衡量一个冰川的质量是增加或减少主要看两个参数,一个就是温度上升后消融的量,另一个就是降雪后补给的量,“这其实是一个动态平衡。一旦动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即冰川损失的物质更多,质量就会随之减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冰川可能会彻底消失。冰川融化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洪水风险增加、淡水供应危机、海平面升高等,甚至还可能出现细菌和病毒“复活”的情况,极大地威胁到人类。“冰川里的确可能封存着一些远古时期的微生物,包括病毒。”不过,张强弓同时强调,目前来看,相较于冻土(里释放的病毒引发的危害),冰川消融后释放的病毒活性很低,致病率也很低。

    1956年(上)和2007年(下)从尼泊尔丁波切拍摄的阿玛达布朗峰 受访者供图

    张强弓坦言,大多数没有生活在山区的人现在可能难以直接感受到冰川融化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南北极冰川消融已经向我们发出了信号,只不过这些信号比较遥远,难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据英国广播公司2021年报道,思韦茨冰川正在加速融化。2024年,有报道再次警告称,思韦茨冰川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坍塌。《中国科学报》形容思韦茨冰川的融化是“灰犀牛”事件,即显而易见却又因短期影响不明显所以被一直忽略的威胁,而思韦茨冰川就是那头庞大的“灰犀牛”。

  2012年的新西兰福克斯冰川全貌(左)和2021年航拍的福克斯冰川(右) 图源:新华社
 
  据美国宇航局介绍,如果全球冰川都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至少60米。张强弓解释称,这(海平面上升60米)意味着绝大多数沿海地区城市都会被淹没,“但这只是一种对极端情况的预测。”回归现实,从2015年至2024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以每年4.7毫米的速度上升,是1993年至2002年的两倍多。张强弓说:“即便海平面上升1-3米,对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影响也非常大,也会影响到人类生存。”
 
投稿:chuanbeiol@163.com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