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宇峰穿越大明王朝卖烧鸭的故事
吕宇峰最后的记忆是厨房里那锅滚烫的卤水迎面泼来,再睁眼时,已是明朝万历年的北京城。
“让开!挡什么道!”粗鲁的呵斥伴着马蹄声从耳边掠过。
吕宇峰踉跄退到路边,尘土飞扬中,他茫然四顾。青石板路,灰墙黛瓦,长衫马褂的行人——这里绝不是他经营了十年的烧鸭店门前。
“新来的?看你这一身怪打扮。”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斜眼打量他,“南城兵马司最近查得严,小心当细作抓了去。”
吕宇峰低头看看自己的现代T恤和牛仔裤,苦笑不已。穿越?这么离谱的事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三天后,穿着粗布麻衣的吕宇峰站在南城菜市口,盯着角落里一个空置的铺面。他用身上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那只防水电子表,从一个波斯商人那儿换来了启动资金。
“你要租那铺子?”隔壁茶叶铺的老掌柜摇头,“三个月换了四个主,风水不好,做啥亏啥。”
“我就试试。”吕宇峰笑道。
他的“吕氏烧鸭”悄然开张了。最初几天,生意确实冷清。明朝人的口味与现代人不同,他精心复制的现代配方在这里反响平平。
转机来自一个雨天。一位躲雨的老先生被烤鸭的香气吸引,尝过后却皱起眉头。
“小哥,你这鸭子香是香,但过于甜腻,皮也不够脆。”老先生直言不讳,“京城人口味偏咸香,你这南方口味怕是不讨好。”
吕宇峰恍然大悟。他太执着于复制现代的味道,却忘了因地制宜。
接下来的日子,他走遍京城各大酒楼,尝遍北方烤鸭,甚至用最后一点钱买通一个大厨的家仆,偷师学艺。晚上,他在狭小的后院反复试验,将现代技术与明代工艺结合。
他改进了烤炉结构,使受热更均匀;调整腌制配方,减糖增香;甚至独创了“双烤法”——先慢火焖熟,再猛火燎皮,使鸭皮达到极致的酥脆。
一个月后,“吕氏烧鸭”门前排起了长队。
“奇了!这鸭子皮脆肉嫩,香而不腻!”一个锦衣卫千户尝过后当场打包了三只。
口碑如野火般蔓延。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无人不知南城有家烧鸭店味道一绝。
然而成功引来了麻烦。
一天下午,五个彪形大汉闯进店里,为首的踹翻了一张凳子。
“谁准你在这儿卖鸭子的?问过我们‘五味帮’了吗?”那人一巴掌拍在柜台上,“每月十两银子保护费,否则你这店别想开下去!”
吕宇峰心里一沉。他听说过这个控制南城饮食行当的帮派,没想到这么快就找上门来。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第二天清晨,他发现后院被人泼了粪水,准备好的二十只生鸭全部被毁。
“是五味帮的人干的,”邻居茶叶铺老掌柜低声道,“他们帮主和顺天府的胥吏有勾结,报官也没用。不少铺子都被他们逼走了。”
吕宇峰攥紧拳头。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念让他差点脱口而出“我要报警”,旋即意识到这已是四百年前的明朝。
当晚,他彻夜未眠。翌日清晨,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你说什么?你要参加‘御厨选拔’?”茶叶铺老掌柜瞪大眼睛,“那是为宫里选办皇长子诞辰宴的!多少名厨大家争破头——”
“正是如此。”吕宇峰眼中闪着光,“只要入选御宴,就是半个皇商,那些帮派还敢动我吗?”
选拔设在西苑。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厨师各显神通。吕宇峰抽到的是最后一组,这让他有机会观察对手。
大多数菜品华丽复杂,山珍海味层出不穷。轮到吕宇峰时,他端上的竟是一只看似普通的烤鸭。
评委中的老太监只瞥了一眼:“就这?也敢来御前献艺?”
“请公公尝过再说。”吕宇峰不卑不亢。
当鸭片入口的瞬间,老太监的表情变了。那鸭皮酥脆如冰裂,入口即化;鸭肉鲜嫩多汁,带着果木的清香;尤其是那薄如蝉翼的鸭片,每片都连皮带肉,匀称如花瓣。
“这...这是何技法?”另一位评委,光禄寺的官员惊讶地问。
吕宇峰微微一笑:“此乃‘千刀片鸭’,每只鸭子须片出一百零八片,片片均匀。佐以特制甜面酱和葱丝黄瓜,用薄饼卷食。”
他现场演示了片鸭全过程,刀光闪烁间,鸭肉如花绽放,引来阵阵惊叹。
三日后,选拔结果公布。“吕氏烧鸭”入选皇长子诞辰宴菜单,吕宇峰更被特赐“御前献艺”的荣誉。
消息传回南城,五味帮的人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诞辰宴当天,紫禁城内张灯结彩。吕宇峰在临时搭建的御厨房里准备着,手心微微出汗。
忽然,外面一阵骚动。一个小太监慌慌张跑进来:“万岁爷驾到!”
吕宇峰的心跳骤停。万历皇帝居然亲临诞辰宴?
透过帘缝,他看见皇帝尝了一口卷好的鸭饼,微微点头,对身旁的太监说了什么。
宴后,光禄寺官员满脸喜色地来找他:“吕师傅,万岁爷夸你的鸭子‘皮脆肉香,别有风味’,特赏白银百两!”
更令人惊喜的是,皇长子朱常洛尤其喜爱烤鸭,甚至要求再见见这位厨师。
面对年仅十岁的皇长子,吕宇峰紧张得说不出话。小皇子却好奇地问:“你的鸭子为什么这么好吃?比御厨做的还好?”
吕宇峰灵机一动,答道:“回殿下,草民用的是家乡秘法,以果木慢烤,让香味渗入每一丝肉纹。更关键的是——用心。草民相信,食物之所以美味,是因为制作者倾注了心意。”
小皇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却高兴地又要了一盘。
那晚,吕宇峰站在紫禁城的高墙下,仰望与后世截然不同的星空。他的烤鸭获得了最高荣誉,再也不会有人敢找麻烦。但他心中却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只是一个开始。
回到店铺,他发现门前静候着一辆华丽的马车。车夫递上一份请帖:“恭请吕师傅过府一叙——成国公府。”
吕宇峰接过烫金请帖,嘴角微微扬起。他明白,在这大明王朝,他的故事,才刚刚揭开第一页。
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空气中弥漫着烤鸭的余香。吕宇峰深吸一口气,推开店门,炉火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