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赵世诚:与李冰冰签约让我们不再安静!
电商的风诡云谲可以让一家三年前风生水起的互联网公司转瞬间一文不值。在破坏性创新的激烈冲撞中,太过高调的电商企业到头来只能成为甚嚣尘上的过眼云烟。真正想要怒放生命的企业,势必要经历一个阶段的缄默,在沉寂中反省,思考应该选择的道路,蓄积力量,宛如狂风骤雨前的乌云,只待惊雷一声。
从不被业界看好,到由重向轻的转型, 品这个垂直类目,是否正经历电商洗礼的前夜?以下为尚品网CEO赵世诚最近的一些思考,亿邦动力网整理成文,做如下分享:
近期电商圈内最热门的新闻,也许就是一家友商遭遇供应商结算方面的信任危机。由几年前的引领互联网流行风尚、媒体宠儿,到今天一片唱衰之声,令人倍感唏嘘,电商这个行当,真的像周星驰电影里说的 “人生的大起大落,太刺激了”。
做电商已经3年,但我却常有种错觉:不是在做电商。因为我们一直安静地不像电商。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确实不太擅长吸引媒体注意;另一方面,是我和我的团队都认为,我们首先做的是一门生意,其次才是电商。
是生意,就要按照生意的游戏规则来。我想,这也许是那些曾经风光的电商夭折的重要原因:他们关乎生意的逻辑是不通的,比如,做“自有品牌”。说到品牌,需要区分到底是渠道品牌,还是产品品牌?是渠道,就需要更多的商品数量,更好的商品组合、更优的渠道体验,才有可能抵消高昂的流量引入成本;是产品,就要练足内功,做更好的产品体验、塑造更引人的品牌故事、做品牌内涵的长期积淀。电商作为渠道而发力做自有品牌,往往成为了个左右手互博的伪命题,不仅资源会分散,用户也会混淆。
在我看来,电商首先要回归渠道本身,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更好的选品、更便捷的支付、更快的配送、更方便的退换货服务……这些最基础的购物体验,是电商企业立基的根本,也是电商这门生意的基础逻辑。有幸,尚品一直坚持这一原则:按照生意本身的逻辑来运转。
三年来,还有个问题我问了自己无数遍:“用户为什么要到尚品来购买?作为一个时尚 品电商,用户对尚品的忠诚度到底源自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但我最相信的是 “深度用户体验”,即,尚品能否给客户提供一个信息对称的购物环境,令其以 的信息获取成本买到自己最想要的商品。
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尚品的模式——“买手制”是基础。从专业角度,零售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平台模式,一种叫买卖模式。平台模式类似商业地产,核心是流量获取和分发,并不对交易用户的最终体验负责。买卖模式,是买手提前做选品准备、把商品采购进来,再销售给用户,考验的是对商品的判断和管理运营效率。像美国的Nordstrom, 香港的连卡佛等很多高端百货就采取买手制模式。尚品有30多位资深买手常年奔波在欧美,把 、最前沿的品牌及款式采购回来,并提供相应的搭配方案,减少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买手制的成功,要靠买手对时尚潮流和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去年我们的买手引进了意大利知名鞋靴品牌ASH,经过一年的运营,今年该品牌在全网引发了热潮。其中的一个单品,一季度就能销售上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