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香港IPO折戟背后 赴美IPO存六大隐忧
本报记者 罗小卫
阿里巴巴[微博]集团(以下简称阿里)第二次赴港IPO,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阿里2007年于港交所主板上市,B2B业务引人追捧,而此次IPO之旅却不顺利。
阿里坚持香港并不接受的合伙人制度。马云[微博]认为,此机制能传承公司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确保阿里创新不断,组织更加完善,在未来更加灵活,更有竞争力。
马云的坚持并未得到市场认可,普遍观点认为合伙人制度是其长期掌控阿里的手段。甚至有观点认为,其借鉴的治理模式是“可笑”的“元老院”,侠客花名的背后是“教皇思路,极权思想”。
折戟香港市场,阿里赴美IPO也非易事。分析师认为,阿里赴美存在市值、与雅虎关系、潜力失去控制权、熟悉程度、支付宝[微博]事件、制度等六大隐患。
如今,阿里集团IPO何去何从,或许马云也处在纠结之中。
失意港交所
“还没有具体规划!”10月14日,阿里相关人员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现在阿里IPO下一步的具体时间、地点都还没确定。
10月10日,阿里巴巴CEO陆兆禧对外宣称,“我们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这似乎意味着喧嚣一时的阿里与港交所因合伙人制度产业的IPO分歧告一段落。
就在陆兆禧表态的前一天,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在立法会上表示,香港的上市规则规定不能设有双重股权,为了保障投资者权益,必须坚持同股同权的原则,港交所无意就新股采取不同股权制度上市进行公众咨询。
陈家强的表态,对马云来说无异于一记闷棍,直接将其在港以合伙人制度实现阿里IPO的梦想击碎。这意味着阿里与港府在IPO问题上多时博弈的谈判破裂。
这一博弈一直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热闹程度不亚于当年马云操盘的“支付宝股权变迁事件”。
今年7月,香港媒体透露,阿里集团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正式启动在港上市程序,预期10月份挂牌。自马云从雅虎手中回购半数股权以来,阿里IPO一直是市场期待的看点。然而,人们却未能看到马云重演当年B2B业务IPO上市的神话,而是双方的巨大纷争。
纷争的焦点在于阿里所坚持的,以“由少数管理层对公司实现掌控”的合伙人制度。该制度将允许包括马云在内的合伙人在上市后,提名半数以上的董事,以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权。这与香港资本市场奉行“同股同权”、“一股一票”标准不符,由此引发博弈。
进入9月,交锋愈演愈烈。阿里试图调动一切力量说服香港监管机构,9月10日,阿里14周年庆的当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一封公开信中强调了其所奉行的合伙人制度。马云表示,阿里从4年前放弃“创始人”的说法,开始合伙人制度。经过3年的试运营,阿里已经产生了28位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