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日"到"京东月" 电商二元竞合改变中国(2)
在三天“老刘专场”期间,京东共销售了50多万部手机,以及12万台笔记本电脑。很显然,京东正在进一步巩固、扩大国内最大、最专业的3C销售平台的地位;去年,京东共销售了超过500万台电脑,在电脑和手机两块都是国内第一零售商。在这个领域,最起码到目前为止,京东的地位还是其他电商难以轻易撼动的。
而在家电领域,包括大家电、小家电以及生活家电在内,京东三天内共完成了15.9亿元的销售额。这个数字,给人带来不小的惊喜。之前的6月8日,苏宁曾气势汹汹地推出所谓“线上线下同价”的政策,试图通过控制供货商阻击京东。现在看来,京东副总裁、家电事业部总经理闫小兵之前放言在两三年内做到国内第一,或许并不是一句大话。
从此次店庆月的情况来看,京东的全品类、一站式布局,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并获得消费者的初步认可:仅6月7日当天,京东日百销售额就突破了两个亿,洗护产品卖出超过120万瓶,威士忌销量超过万瓶。可以作为对比的是,以日百起家的1号店,2012年全家的销售额也不过68亿元。此外,母婴、美妆产品,以及开放平台上的服装、家居用品等,也都全面开花。
或许正因为如此,这次参与“京东月”大促的商家,也是空前的:有上万家品牌参与,仅开放平台商家就超过五千家。而先后卷入的电商平台,规模也是空前的:乐蜂、聚美优品等美妆领域的垂直电商,更是第一次参与;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他们对于京东的发展势头颇为忌惮。
阿里盛世之下有危机
5月下旬,京东店庆月揭幕前夕,主管开放平台业务的副总裁蒉莺春,在博客上发文指责天猫强迫商家“二选一”,无疑是最具爆点的话题之一。
虽然天猫官方否认,并指责京东借此炒作,但业内人士都清楚此事确凿。而在6月26日,京东首席营销官蓝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有三个商家最终因为压力退出京东此次大促,其中就有2012年名列天猫女装第一名的韩都衣舍。
2012年,阿里宣布其旗下C2C的淘宝和B2C的天猫,累计交易额超过了万亿元大关。天猫的规模虽相对小一点,但也有2000亿元之多;相对而言,京东才只有600多亿元。加上支付宝的强势地位,看起来,没有人可以在短期内,动摇阿里电商帝国的位置。
既然如此,阿里又为何对于京东和商家的合作大动干戈?
如果仔细分析,其实不难理解阿里的焦虑感:在C2C时代,阿里的淘宝,在中国具备绝对的优势,其市场份额超过了90%。无论是腾讯旗下的拍拍,还是和eBay整合之后的易趣,根本不足以对淘宝构成任何实质性挑战,因为差距太大;按照马云的说法,是用望远镜也看不见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