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求生手册:运营收紧之后怎么“混”(2)
伊光旭:微信的举措很好,的确需要整顿一下。这个生态一开始建立起来时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这个限制也是很正常的。我觉得微信自己的产品设计方面还得再成熟一点,其实是更有空间的。包括上次朋友圈的信息骚扰过度,这其实是信息呈现的方式有问题,而不是说是分享的问题,分享这个事情是没错的。
微信采取这个行为也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我们都是一致的。大部分的人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自拍、拍吃的、拍风景,还能拍什么呢?内容太少,所以微信绝对需要第三方的内容去调剂。我们是做笑话的,用户看到一个好笑话,一定愿意和朋友分享,这个欲望是存在的。然后再加上评论,这一定是个需求,如果微信官方禁止这种需求,对于用户来讲是一个伤害,多憋得慌,整个社区、圈子的活跃度也会下降。
我觉得现在要改进的就是怎么去呈现这个内容,在内容的排列方式上能不能不要去骚扰用户,能够保持一个很好的体验,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做到。比如一条冷笑话,50个人都转了,在圈子里可能就会造成骚扰,同时也说明这个内容确实是大家需要的;换个方式,如果把这个冷笑话在每个人的朋友圈里合并成一条来显示展示,就可以避免骚扰。这50个人里面有不同的评论,可以放在一条线上,肯定有亮点,因为评论会很有才。
另外,微信可以做许多DIY的设计,比如操控评论。微信我现在是有评论的,评论的导语是:“元芳,你怎么看?”不要小看这句导语,如果写“随便说两句”,产生的效果差别是特别大的,而微博上是无法做引导的。
微信现在回到了手机早晚报的阶段,如果把分享的功能加进去,同时兼顾用户体验,才会具有大量的传播性。微博营销现在还处于发展初期,基本也摸索出了一些方式,微信上面正在找。所有的公开账号,是一个生态圈。在这个圈子里我们是自媒体,同时还有企业、名人,这三者是相融共生的关系,自媒体和名人可以吸引用户,和企业结合,把信息打通,这就是一个思路。
除此之外,还可以分块、分频道,提示方式也可以改,比如就显示一个圆点,不要显示出数字,让用户不会心烦。可以一键选择,媒体是媒体,笑话是笑话,名人是名人,你可以只选择看哪些,也可以只选择默认显示的。开放的条件是大家都有一个共赢的基础、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并且每一方都能得到好处。只要想明白这个道理,过程中出现一点问题,很正常。
微信到底要做什么
传媒梦工场信息总监、商务运营负责人,互联网观察者 朱晓鸣
炎黄网络创始人、V5推推发起人,腾讯微博草根势力组织者,微信创业者 管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