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承中的家国情怀

时间:2024-06-07 23:57:57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又是一年端午至,各地纷纷掀起端午民俗活动热潮,千帆竞渡、粽叶飘香、插艾叶、饮黄酒......这些传统习俗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在追溯端午节根脉绵延、千年不绝的文化轨迹时,不仅传承中华传统,更弘扬爱国情怀。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它不仅是爱国情怀的见证,更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沃土。端午节作为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嬗变中,已由历史中个人的纤纤一脉汇聚成民族的精神丰碑。这既是端午节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战国时期,屈原胸怀天下、心系国家,虽被流放仍不改其志,将一腔爱国情怀化作汨罗江畔的一缕诗魂。斯人已逝,精神不朽。他的爱国情怀深深烙印在民族之魂中,激励着一代又代中华儿女“上下而求索”。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岳飞的“精忠报国”;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黄大年;从“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的黄文秀,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在民族历史中抒写着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不断丰富着、传承着、弘扬着伟大民族精神,用坚韧和行动为爱国精神标注了时代注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端午节是个小长假,但对于那些坚守在医疗、社区、铁路和环卫等一线岗位的人们来说,这依然是他们不懈奋斗的日子。正是他们默默的坚守和负重前行,才换来了“安康”的端午节。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此时,我们重温屈原的爱国情怀,应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把个人前途、人生理想与国家命运、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时刻保持“行至半山,更需努力”的清醒,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鼓起“勇攀高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斗志,奋勇向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端午节背后承载着国家和民族长期积淀的历史和文化,它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我们要把端午节这一精神文化坐标,作为爱国教育契机,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凝聚民族共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章美玲)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