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青年通勤幸福指数

时间:2022-07-30 23:12:06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7月29日,《2022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在北京发布。相较2021年度报告,此次发布的22年度报告新增了青年通勤研究。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6个城市中80%的青年通勤时间在45分钟以内;6城中65%的青年人群居住在距离城市中心15公里以外的地方,近30%青年选择居住在城市中心15公里圈层处。值得关注的是,在44个主要城市中,有近600万青年人群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百度地图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这份《报告》,这几年已经成为官方进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个重要参考。不论是在城市楼盘开发,还是交通管理,应当说这份报告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其今年关于青年通勤的研究,直面当下城市青年的通勤难题,让公众看到了一个青年通勤的真实样貌,也为城市的管理能力提升提供了某种指引。
 
  直观来看,报告显示的青年通勤状况需要得到重视:青年人资历浅,工资低,职住分离比较严重,很多年轻人为了减轻生活负担,选择在城内上班,在郊区生活。而地铁,成了他们主要的通勤方式。用报告中的话来说,就是通勤幸福度不高。
 
  年轻人通勤幸福度不高,应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伦敦、纽约、东京等大城市,年轻人同样要忍受长时间的“极端通勤”。据日本媒体调查,生活在东京的日本人,平均每日通勤时间在1小时以上,有的则达到了3个小时。相当于去上班需要1.5小时,回来也要1.5小时,这和国内大城市通勤时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勤时间长,某种程度上代表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更高层级,也意味着这座城市发展水平的进化。但发展水平并不能等同于人的幸福度,善待一座城市的打拼者还是需要具体的政策照拂。
 
  比如,城市化在发展进程中,就应该充分体恤通勤族的困难。当下的年轻人正在经历一个特殊时期,就业竞争激烈,上升通道狭窄,“内卷”之风盛行,许多大城市的年轻人在高速运转的螺旋中,焦虑地活着,失去了方向。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着眼于为其减轻负担,提升幸福指数。
 
  减轻通勤压力,就是最切实的一个举措。这也正是当下各大城市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个重要主题。譬如北京,在进行“五子联动”的过程中,积极进行交通优化,包括增设地铁线路、设立直达公交、推进快速路免费等,这都是致力于减轻通勤族负担、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的善政。最终,也会提升每个通勤族的幸福感。
 
  事实上,在完善各大城市交通治理层面,这份《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近年来也一直影响着各地的交通精细化治理。譬如自2020年5月第一版通勤报告发布以来,成都、北京、苏州、南宁、长沙等城市陆续推出通勤提升专项行动:北京提高了45分钟通勤比重,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苏州、南宁开发构建廊道体系,促进职住平衡;长沙则推出了智能网联定制公交,精准改善极端通勤。
 
  这也说明了,科学的城市调研报告,有“诊断”城市的能力,可以充当城市发展的“智囊”。各地应当及时关注这些研究报告,充分吸收各类研究成果,共同在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过程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惠及每一个城市“打工人”。
 
  城市精细化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大城市、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模型,必定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随着各大城市在城市治理实践中科学运用各种科学手段与技术,通勤族的痛点可以持续得到改善,年轻人也将更愿意为一座城市挥洒青春。(文/汉卿)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