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缓解生育焦虑

时间:2022-03-08 11:51:16 来源:川北在线
  生育产假是我国统一实施的“全面二孩”的配套制度。在近期的两会中蒋胜男、冯丹龙等代表提出的“延长女性产假”与“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拉近男女产假天数差异”,即是在通过“男女同休”推动男女两性在有偿工作中的机会平等,和无偿家务劳动中的责任分担,引导女性回归生育自由与平等的职场环境。同时呼吁男性以“父亲”形象参与育儿活动,抑制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在家庭中的强化和再生产,最终提振生育率。
  将男女同休产假作为解决生育问题对职场与家庭双重影响的措施,的确有利于缓解因男女双方产假时间差异而对女性造成的“母职惩罚”。但是产假带来的用工成本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果男女双方可同时享受长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带薪产假,将为企业新增一笔额外的用工成本,因此会导致包括男性在内的“已婚未育”或有二孩三孩生育意愿的劳动者群体,在职场上遭受针对或遇冷。其次,延长男性陪产假并非让父亲回归育儿活动的关键,倡导性别中立的家庭观念才是合理分配育儿责任的前提。
 
  因此,要想有效消除因休产假而带来的社会问题,产假制度并非核心,关键是加速“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更加合理地化解、分担因休产假等增加的诸多成本。
 
  女性因生育所遭受的职场歧视多源于带薪产假产生的用工成本,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补贴企业,来弥补女性职员因生育带来的额外成本,从根本上化解“母职惩罚”。还需强调性别中立的家庭观念,强调两性在家庭责任方面的平等,呼吁“父亲”形象回归育儿活动,以消弭“丧偶式育儿”的现象,构建对生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年轻一代“恐婚恐育”多源于生育成本的重负,因此政府可以执行向育儿家庭倾斜的、以儿童优先为原则的公共资源分配政策。有关方面可以从住房、交通等公共领域着手,赋予育儿家庭以更高的权重申请经济适用房、公租房或购房公积金贷款,或是参考日韩等国,实施涵盖生产前后医疗费用的生育保险计划,减轻育儿家庭在各方面的开销。
 
  在当今生育意愿低迷的情况下,我们不应局限于产假制度上大做文章。要加速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促进年轻一代对稳固家庭关系的向往,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生育带来的焦虑。(尹娟)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