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一碗面 温暖存心间
时间:2020-12-24 14:28:23 来源:川北在线
“人在外面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在北京德顺斋小店的玻璃上贴着这样一张纸,“本店免费提供晚餐,不求回报,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这样的一份暖心餐,对应的是价值22元的红烧牛肉面。有吃过的网友称口味不错,面和肉的分量也都很足。没什么收入的大学生、流浪者和环卫工人,是这份套餐想要帮助的目标群体。
有此善举也并非突发奇想,而是老板年轻时曾受惠于人的经历。店长于成浩表示,2012年,刚到昆明上大学的自己有一次钱包、手机不幸被偷,一家米线店老板请他吃了一餐,又给他5元钱用来乘车。这个善举解了于成浩的燃眉之急,他自此决定要用类似的方式回馈社会。正所谓君子之德如风行草偃,老板的爱心化作了店员们服务时真诚平等的态度,有食客听闻消息专程前来打卡,更有人来店不为吃面只为“捐面”。
民以食为天。“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啊”,这句“有情饮水饱“的台词让不少影迷铭记于心。可以说,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一餐饭不仅是果腹的食物,也可以是一种关怀的象征。成本没几个钱的一碗面,却足以用人间烟火气,抚得凡人心,而这样的点滴之恩看似微小,串联起来却足以汇成汩汩不辍的温暖溪流。
随手查阅新闻,不同的城市正涌动着相同的善意,类似的爱心小店正在大江南北润物无声。在江苏南通,老板张云为环卫工、残疾人、现役军人等9类群体免费提供餐食,成本均由自己承担,至今已坚持4年多。在浙江安吉,林女士开出公益主题面馆,挂出“爱心代购券”的大榜,如果有意,客人可以下单赠面,让爱心更可持续。除此之外,爱心人士捐赠的充电宝、爱心伞等更让这里成为了附近社区的公益基地。
自古以来,中国的商业文化讲究的正是义利兼修。孟洛川创立的“瑞蚨祥”,进门的影壁上写着的便是“修身”二字;光绪三年天下大旱,晋商乔致庸倾尽家财,施舍粥饭,当地无一人饿死;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事业成功后,不忘“先富带后富”的初心,用扶持产业、设立奖金、兴办学校、捐款捐物等方式,在扶贫、济困、救灾等方面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因为他们深知,产生经济利润能够做起一家合格的企业,追求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才有可能成就一家伟大的企业。
正所谓“道不远人”,很多时候温暖他人所需要的与其说是能力,不如说是意愿。告别冷漠,开始行动,让社会更加和谐,这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该是我们每个人的修养。刘焕然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