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建设走进校园

时间:2020-10-15 14:18:31 来源:川北在线
  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人们环保意识,创新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对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各领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差,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无非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成为恶习,必将贻误终身。应该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德育建设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前瞻的眼光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在环卫方面,首先我们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教学中,将知识的讲解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寓教于学,寓教于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物品制作手工艺品,从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充分发挥活动课在环保教育中的作用。
 
  其次是注重“绿色”宣传。目前,环境教育的当务之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绿色头脑”。为使学生尽快具备“绿色”意识,学校应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每当有关环境的活动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来临,要积极进行环保宣传,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处处把环境放在心上。丁建辉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