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错怪的“隔代抚养”

时间:2020-08-08 00:11:36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中国自古就有祖辈参与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与习俗,“隔代亲”这一说法就是指祖父母与孙子孙女的感情深厚,有时甚至超越了与父母的关系。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家庭中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老人比例达66.47%。由此可见,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这种由祖辈参与或独立抚养孙辈的照护形式一点都不少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俨然成了现代家庭钟的带娃“主力军”。
 
  隔代抚养现象在现代社会的普遍存在是必然的。首先,经济条件改善和健康水平提升使得一些祖辈有充裕的时间精力照顾孙辈,这也成为了他们新的生活重心。其次,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青年夫妇生育后需要尽快投身职场而无暇照料孩子,由老人来抚养教育也是无奈之举。当然,让老人带孩子还有一部分是父母主动选择的结果——有些夫妻想有更多自由,而有些年轻夫妇缺少育儿责任,这种情况需要得到祖辈的支持。另外,离婚、丧偶等因素也是隔代抚养产生的原因之一。

 
  虽然老人们带娃社交、接送上下学已成常态,但大部分父母虽“离不开”也“看不惯”这种家庭教育模式,“隔代抚养”常常被认为教坏子孙。父母及社会对隔代抚养模式的担忧主要集中在老人不同的教育观念——过度溺爱与迁就会使孩子成为温室中的花朵,缺乏独立性与对抗挫折的能力;老人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模式会使孩子耳濡目染,从而养成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观点。
 
  在许多父母眼中,育儿老人是生活上的保姆和教育上的绊脚石,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非科学育儿观念和家庭冲突才是罪魁祸首,“隔代抚养”本身并不是问题的矛头。首先,由于年龄差距大,老人与子女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教育孩子的态度、要求和方法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形,那么家长就需要尊重对方的施教权利,寻求一种互补的合作关系。其次,父母经常因孩子教育问题与祖辈产生摩擦,这不仅使家庭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还使父母的威信受到损害,可能会助长孩子形成两面性,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从而掩盖了需要纠正的问题根源。
 
  但是,对于文化素质高或思想开明的老人,长辈带孩子能够让老人、孩子都更加健康。祖辈家长具有更为丰富的育儿经验,更善于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探讨未来、如何在危机中保持良好心态。另外,即使没有完全实现科学育儿,老人对孩子的爱,也是纯朴深厚的,这是孩子生命中应该享有的,不能一味批判、刻意回避。亲情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与亲人多加相处,让孩子体验真挚的情感比回避生活和观念上的差异更为重要。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1999年,中国开始步入老年社会,“老少共融”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热议话题。在当时,有学者提出,老一代都希望能够掌握一定知识,让自己的晚辈健康成长。然而直到现在,社会还没有研究出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强的隔代教育办法。且与此同时,批判隔代教育的声音却始终存在。
 
  在国外,如何与孩子相处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例如在日本,许多素质教育在社区中完成,老年大学、老年课堂或社区学院往往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在美国,社会支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首先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社会群体的呼吁下,政策制定者制定了对隔代教育有更多福利和帮助的政策方针;其次社会群体和慈善机构向隔代教育人群伸出援助之手,为祖辈形成支持团体和交流空间,共享资源和方法,同时也为隔代教育人群免费提供心理服务,增强彼此人际交往能力;最后美国社会支援也为隔代教育人群免费提供探望亲人的交通途径。
 
  隔代抚养是一种代际交换
 
  诚然,隔代抚养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家庭问题,但因其现实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依然存在。从代际交换的角度,祖辈带孩子的过程中虽会迸发出一些角色冲突和代际矛盾,但也同时增加了家庭代际间的交流沟通与问题解决效率,儿童、父母和老人有了更多共同话题,从而增加了家庭凝聚力,使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感到幸福充实,这也是新时代的新型代际关系的必然趋势。
 
  由此看来,现代家庭要把握住时代潮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善用科学育儿观,理智客观地看待隔代抚养,摈弃一些刻板成见,如老人的带孩子是一种义务、老人带孩子会越带越差等观点。其次,政府和社会也要强化代际交换中互相依存、互惠共赢的理念,积极提倡和引导良好的隔代抚养关系构成,使祖辈老人进一步适应融入年轻人的社会、获取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也使孙辈儿童获得最大化的成长优势。
 
  因此,如何优化中国式隔代抚养,使隔代抚养 地发挥代际支持的“正效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应关注的问题。(孙静)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