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旁听生更折射“文化资源不均”

时间:2018-04-27 15:51:19 来源:川北在线
  杨旌宏说,读书上学、研究古汉语就是他的乐趣。有人会觉得他读大学已经太老,但他觉得,这有什么,如果读不懂,就多读两遍。(4月24日中国青年报)
 
  老年人该如此生活?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但追求自己的兴趣,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更值得每个人尊重。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群老人,对于他们的晚年生活,却有一个另类的答案:上大学。
 
  83岁的耄耋老人杨旌宏先生已经作为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专业“学生”就读了3个学期;中南民族大学年过半百的门卫大爷杨新华利用休班时间旁听生物、药学课;哥伦比亚大学清洁工菲利帕奇在52岁时通过“旁听”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古典文学学士学位...
 
  像上述老年旁听生的例子并非个案,虽然这样的老年旁听生在很多年轻人眼中或许很另类。但当问及老人们为何如此大的年纪还要走进课堂学习时,老人们的回答却出奇的一致,均说是兴趣使然,不为别的,只为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为满足自己的兴趣,老人们选择以“老年旁听生”的身份同年轻的“学弟”、“学妹”们畅游知识的海洋,令人敬佩。但与此同时,老年旁听生也折射出了当下社会“文化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兴趣班和培训班要么是针对青少年的,要么是职业培训,几乎看不到专为老人提供的培训课程。而官方办的老年大学能提供的学位非常有限,僧多粥少,一位难求。而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不均衡的文化资源便越来越明显。
 
  笔者认为,要解决“文化资源不均衡”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一方面需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努力,建立健全老年大学,丰富老年大学的学科,同时要更多大学敞开怀抱,开放办学,通过招收旁听生、选科生等,让教育资源惠及包括老人在内的大众群体;另一方面,文化教育机构也不妨抓住商机,开发出更多的针对老人的培训。相信通过各方努力,老年人会迎来美好丰富的文化生活。文:王悦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