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老师、家长的尴尬?

时间:2017-12-22 10:18:25 来源:川北在线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今年以来,不管是“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的文章走红,还是“上海爸爸陪娃写作业气到崩溃”等新闻引发吐槽,“写作业”以及“陪孩子写作业”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教育问题。(中国青年报12月21日)
 
  无独有偶,今年年中茂县凤仪小学夏老师因为“体罚”学生饱受争议而上吊自杀的新闻也是随处可见。虽然该事件最后辟谣,但从这两个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教育问题依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负担;对于老师而言,如何教育学生也成了一件十分棘手的问题。
 
  想必许多家长深有体会:自己白天辛辛苦苦上班,下班回到家里依然不能好好休息,因为学校要求家长辅导孩子功课、签字确认。家长们一面埋怨孩子念书变成了自己念书,一面心想老师这是在转移教学工作量而怨声载道。学历高的家长有能力没时间,学历低的家长可能有时间没能力。陪写作业也已成为亲子关系的一大杀手:孩子太笨、老师太水……一系列的气都撒在孩子身上。
 
  而老师的任务量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报告显示,中国每天有40.37%的时间要花在批改作业上。一个班怎么都有30来名学生,这些学生学习能力、水平高低不一。学生不听话,小惩被家长放大成“体罚”;学生成绩不好,家长又说老师水平不够。打不得、骂不得、管不得、不管也不行……众口难调,每一位家长对老师都有不同的要求,老师也是分身乏术。
 
  家长多点理解,莫忘“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孩子和成年人不同,他们心思纯洁、主观能动性较弱,尚处在学习成长阶段,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若不加以约束管教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懒懒散散的习惯,成绩自然就差。少年强,则国强,国之发展全在我少年。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哪来善学少年?对于老师惩戒性的责罚,家长应多一些理解。
 
  老师多点耐心,把握好“小惩大诫”的尺度。对犯错误的孩子点到即止,响鼓何须重锤,“惩”只是手段,“诫”方为目的。要取得训诫效果不一定要采用责打的手段,启发才是最好的办法。迫于无奈的责罚也应把握好尺度,过度的体罚,于学生而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家长而言更是不能接受,岂不是与初心相向而行?
 
  网友键盘留情,求真务实,莫要“以讹传讹”。俗话说三人成虎,在这个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越来越容易。像这种社会关注度高的消息任何谣言都会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如滚雪球般,很可能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部门多些措施,“无规矩不成方圆”构建理性网络环境。百姓身边的问题总是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需要约束。而对成人的约束将就需要借助法律规章制度的力量。要构建一个有秩序、讲证据、理性发言的网络舆论环境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生而为人,谁都不轻松。你早上睡觉的时候,孩子在上学路上;你晚上休息的时候,孩子在灯下赶作业……最后,孩子们的书包真的太重了,我们的教育方式或许应该更开放一点。(李小)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