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鼓励”成为孩子“甜蜜的负担”

时间:2017-10-17 16:24:12 来源:川北在线
  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是不少家长倍感困扰的问题。蔡甸区奓山中学副校长魏峰做客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从《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总结出一些适合家庭教育的建议,分析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分享鼓励孩子的有效方法。(人民网10月16日)
 
  鼓励,鼓动激励,勉人向上。鼓励要掌握“度”与“寸”。适“度”鼓励会事半功倍,有分“寸”鼓励会激起人的兴趣。不过,怎样把握“度”与“寸”,是一门学问。有些孩子听到一些鼓励,就沾沾自喜,孤芳自傲,没有深刻理解“鼓励”的“度”与“寸”。
 
  古语“良训胜千金”,鼓励相当于良训。在学习中,一句鼓励的话语激励人心。作为老师,言传大于身教,如果一个孩子学业有所进步,要在合适的时间恰当鼓励,争取学业更大进步。教学中,切忌“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有“度”的鼓励孩子,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其实,孩子的言行举止是老师的折射,只有在学习与生活中注重鼓励的“度”与“寸”,恰如其分的鼓励,孩子会用实际行动证明:鼓励是学习进步的动力。
 
  与“表扬”相比,鼓励更能激发人的潜能。运动员在赛跑中,观众的呐喊,教练的嘱托,亲人的期盼,最终挖掘了运动员的潜能,冲向终点,迈向第一。“鼓励”是取得胜利的催化剂,而表扬是成绩的肯定。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更需要的是“鼓励”。即使那些想半途而废的也不敢懈怠,必须奋勇向前。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再接再厉,“鼓励”作为“强心针”,能让我们绷紧那根“弦”。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用心去观察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孩子们“共进退”。
 
  与“肯定”相比,鼓励更能彰显人的本性。现实生活中,适当的肯定能让人确定更高目标,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但是,“鼓励”作为进步的标志,现代人都喜欢好听的语言,所以,鼓励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鼓励,要根据人的性格特点,来看待“鼓励”。“鼓励”是褒义词,给人精神力量,振人奋进;“肯定”是中性词,既能给人力量,又能强化斗志。所以要看情况而定,人的本性是真善美,鼓励是美好的,任何人都愿意分享美好。
 
  其实,“良言暖三冬”,但是,笔者认为:孩子们的生活还需要酸甜苦辣,才能尽情体会生活的“滋味”。不要让“鼓励”成为孩子甜蜜的负担,要适“度”和有分“寸”鼓励,才能让孩子领悟生活,从而,一身轻。潘俊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