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传统村落 怎留得住乡愁?

时间:2016-11-25 13:10:10 来源:川北在线
  在四处呐喊终于为几千个中国传统村落要了“名分”之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轻,虽然7136个传统村落正在网上公示,其中2555个已经正式进入国家保护的视野,听上去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当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审到第四批时,这位发起者却注意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依然阻挡不住村落的濒危和被破坏,很多纳入国家名录的村落已经面目全非。”比这更让他忧虑的是,还是找不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从现在的困境中走出去。(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不过30余年间,中国快速成长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城市里高楼林立。也正是这30年里,昔日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逐渐变得“千村一面”。不少纳入到国家名录的村落,如今也是面目全非。冯骥才在谈及“传统村落”的话题时痛心疾首,这不只是冯骥才心中的痛,也是整个中国的痛。
 
  如果有一天,当传统村落只存在于记忆里,我们还能拿什么寄托乡愁?近几年,流行语中一句“记得住乡愁”,曾勾起无数人的乡土记忆、亲情回味。“保卫乡村,留住乡愁”,对于疾步行走在工业化、城镇化快车道上的中国,更是一个紧迫且沉重的时代难题。
 
  幸运的是,正在网上公示7136个传统村落中,已有2555个正式进入国家保护的视野,这意味着保护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但可悲的是,即便如此,依旧阻挡不住传统村落的濒危和被破坏。过度商业化,正在侵蚀传统村落。开发商把古村落当景点,把遗产当卖点,随心所欲地增加景点,将古村圈起来收取门票。心痛的是,有些古民居建筑和砖木石构件的倒卖尤为火热。凡此种种,都在加剧传统村落走向消亡。
 
  笔者想起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青果巷》,以海归画家王庚和历史学硕士青果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为守住青果巷,百折不挠地坚持和努力着。王庚的前妻文迪和房地产商人谢伯昭等人却出于一己之私,费尽心机地破坏和阻挠着。这不正是城市发展浪潮中,传统村落受到冲击的一个缩影吗?类似青果巷的历史名巷,不知还有多少沦为利益链条中的牺牲品?
 
  另一个更令人沉痛的现实是,有些传统村落审定了,但村落的人越来越少,空巢化的逐渐渗透让只有外壳没有内核的传统村落丧失了生命力。村民追求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缺乏认知和意识。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项专门针对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法规条文,加之地方保护缺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有时候,都只能忍着疼痛,眼睁睁望着传统村落逐步在城镇化进程中走向衰落。
 
  落叶归根,追本溯源,我们犹如不知疲倦的小鸟,追逐于他乡,寄愁于故乡。与生俱来的乡愁,离不开传统村落这个情感载体。城市再美,生活再好,村落日益萧条,心中的那份乡愁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岂能只顾获得旅游开发带来短暂的经济效益,而不去挖掘村落文化的潜在价值?亦如党中央反复强调树立文化自信,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一旦失去,将是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国外经验最重要的一条是,保护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事实上,保护不是冻结,发展也不止于经济。在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秉承的文化底蕴太过厚重。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乡村绝非城市经济文化的附庸,即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留住传统村落也是不可遗忘的组成部分。同时,我们更要唤醒栖居于其中的村民的乡愁。别等哪一天,传统村落濒临或是消失,继而只存在于记忆中时,才蓦然回首,原来我们已然失去寄托乡愁的本体。(磊磊)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