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校“跑腿”经济热潮
时间:2016-11-25 13:04:45 来源:川北在线
随着“双11”过后高校快递数量激增,校园内“求代拿”的需求成倍增长。乐于“跑腿”的学生也从中发现商机,比如代拿快递、代打热水、代取外卖等。有人通过“跑腿”,月入3000元,还有人专门通过这种形式创业,建立了“跑腿”网络平台。高校里新兴的“跑腿经济”引发了极大社会关注。
诚然,高校时兴的“跑腿经济”,既能方便作为用户的学生,也能给提供服务的跑腿者提供一定补贴,实质就是通过小额的资金流动,让高校里的闲散资源得到更好地配置,拉动高校里潜在的“消费”。
但也应看到,高校是以教育科研为主,大学生的第一要务还是学习,若把控不好、边界不明晰,“跑腿经济”很容易错位或者演化成逐利性质,会造成高校“功利主义泛滥”和“人情味漠然”,势必影响学业。
所以,对待高校“跑腿经济”热潮,需要理性解读,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对其带来的安全风险和负面影响也要加以防范和规范。一方面,“跑腿”经济其实是兼职的创新模式,替人跑腿,不仅获得一定回报缓解经济压力,还可以多一些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需注意不能突破边界,须将“跑腿”经济把握在一个合理的度上。
重要的是,要防止对“跑腿”的包容变成纵容,比如“跑腿”经济中那些代点名、代上课和代考试等违背校规校纪的需求乱象,就要整治和规范,不能让这些消极的需求把“跑腿经济”的水搅浑。
“跑腿”经济需加强管控和引导力度,借助该理念开展创业活动的平台和组织需保证其所提供的“跑腿”服务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作为这种跑腿模式发源地和主战场的各大学校,不仅要正视这样一种业务的存在,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让“跑腿业务”不至于跑偏,尽到教育的责任。(苏澜)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