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压岁钱”需向父母讨个说法

时间:2016-11-07 09:57:20 来源:川北在线
  云南一女大学生因父母离婚后不愿支付学费而将父母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压岁钱。记者4日从昆明安宁市法院获悉,该院日前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11月5日中国新闻网)
 
  压岁钱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非凡的意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很显然都对孩子有着决定性的保护作用,可今天,正是由于“压岁钱”引发了一起抚养纠纷,让我们开始对孩子的成长担忧起来,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儿?真有待我们来探个究竟。
 
  女大学生小娟的父母因感情不合,于2010年11月协议离婚,小娟由母亲抚养。离婚后双方又因对小娟的抚养及婚后财产分割等问题多次对簿公堂,导致双方间的矛盾和隔阂不断加深。小娟也因此蒙受巨大压力,考上大学没钱上,前途未卜,无奈之下将父母告上法庭。在未知情的情况下,会觉得这种行为大逆不道,状告亲生父母严重违背常理,谁都无法接受,但反观该起事件,便更加拥护原告的做法,小娟的行为完全值得同情,毕竟自身还不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父母虽然离异,但仍然担负着抚养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谁都改变不了。
 
  关于一个家庭内部的矛盾,自然希望通过道德途径来解决,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我们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洞察出类似的结论。例如: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改造和提高人性的强大基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把适合社会生活的道德法律会、制度化、规范化,使之成为法律规范,这实质上就是确立和形成了一个法定的道德体系和标准。而这种法定道德丰富了社会中所存在的非主流道德的合法性、合理性,从而纯洁和提高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小小的家庭纠纷往往引发社会担忧,毕竟这是终日徘徊于道德与法律间的微妙单元。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究其原因是把面子考虑的太过重要,自家的矛盾不愿让外人知晓,否则影响极坏。但又往往把事情弄到极为糟糕的境地,必须通过法律来做出终审判决,小娟的经历与日常的家庭纠纷如出一辙,是不得已才拿起法律武器来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压岁钱”,合情又合理。
 
  拯救“压岁钱”不是一句空话,类似的抚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更是祖国的未来,把孩子抚养成人是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完全有义务提供孩子的抚养费,不兼顾离不离异的情况,否则孩子的委屈终究需要他们给出合理的说法。文/王路路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