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尽孝贵在心不在“假日”

时间:2016-10-09 12:16:08 来源:川北在线
  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湖南岳阳籍作家张一一呼吁将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并放假3天,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引发网络热议。(新华网10月8日)
 
  在古代登高望远、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佩戴茱萸都是重阳节特有的习俗。因寓意长久长寿,又被赋予了敬老、尽孝的内涵。重阳节是注重亲情的传统节日,近年来国家对重阳节等传统佳节愈加重视,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国人的心目中一直将传统佳节的“团圆”看得极为重要。呼吁重阳节放假养老尽孝,无可厚非,也不是第一次被提起。但是,在目前的放假制度模式下,人们没有选择“拼长假”的权力,即便重阳节放假,也不能实现异地探望父母的愿望。所以,单纯“放假”措施,似乎不能解决重阳节传统民俗渐渐丢失的现象,也不能满足老人精神和物质需求。
  放假与否不能与“重阳节”放假尽孝挂钩,放假并不是尊老敬老的必要条件。子女是赡养父母的主体,在父母年迈的时候,应当让其享受“天伦之乐”。不能因为节日不放假,就不及时行孝。重阳节尽孝贵在“有心”不在于假。周末双休,试问年轻一代,有多少人回家尽孝?节日放假,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敬老行为,还是不能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养,不能保障其物质精神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倡导养老敬老,不能仅仅靠假期来“维持”。政府宣传部门应当以“敬老爱老”为宣传主题,开展多种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养老爱老的社会风气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同时,增加政府“红利”,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让“常回家看看”成为可能。
 
  弘扬孝老传统美德,关键在于提醒全社会弘扬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心存“孝念”。国家法律不能赋予公民孝心道德,年轻一代只有发自内心培养孝道观念和意识。尊老敬老应该是一种日常行为,而不应该成了“节日行为”。现在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时间和金钱都不是根本问题。
 
  孝道不能仅仅局限于“重阳节”,不能只在重阳节这天还“兑现”。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心中有孝,仍然能将孝心传递,让父母感受到温暖,让“孝心”常态化。“孝”稍瞬即逝,别让父母“每逢佳节倍思亲”。孝心不是用金钱、时间来衡量的,在“孝”的天平上,“爱心”等价。田影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