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数学高考难度无异于“饮鸩止渴”

时间:2016-04-05 14:14:50 来源:川北在线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何继刚表示:“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特别是高中生,我觉得数学失去魅力的关键是因为高考考得太难,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喜欢这门课,这对他们的成长会起到更好的作用。”(4月3日澎湃新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成为教育专家和教师致力于研究的问题。此次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际论坛上,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何继刚根据目前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现状,提出通过适当降低数学高考难度,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导更多学生热爱数学,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此法看似可行,实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何继刚老师的逻辑无非是难度降低了,数学对于更多的学生变得简单易得,而谁都喜欢简单容易的科目,因为考试容易通过,最终成绩也能提高。但是难度与兴趣并不能划等号,也并非必然的关系。产生兴趣的原因很多,而且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地用降低难度来解决。有的学生恰恰是在征服数学的难关之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有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源于其可以让他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一旦难度降低,这些原来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很可能因此丧失兴趣。
 
  再说了,高中生中也有很多人对语文、英语等科目不感兴趣,按此推之,难道也要降低这些科目的高考难度吗?须知,这些科目对于学生同样重要。
 
  高考是一种人才选拔机制,优胜劣汰,在我国大学教育尚未实现普及化之前,通过设置一定门槛,选拔 人才,正是体现着高考的作用。而数学考试的难度正是根据选拔要求来确定的,可以说,这已经不是关于兴趣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国家选拔人才需要的问题。而降低数学难度势必会导致其作为选拔工具的功能削弱。
 
  说到底,学校设立数学科目的初衷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而并非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知识本身在社会上的应用体现于科研上,而这只是少数数学专业人士需要做的事,针对这部分人,有必要通过由易到难的学习,使其更好消化数学知识,形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之效。对于大多数人,则需要重点锻炼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数学的难度正是体现于此,若降低难度,岂不有违数学的初衷?
 
  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该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多下功夫,比如将枯燥的数学与实际联系起来施教,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创意课堂等,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对今后工作和人生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根本上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不是降低数学高考难度这样一种“饮鸩止渴”的方法。文/杨贤潮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