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标语为何难解禁烧难题

时间:2015-10-24 18:35:08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任性标语为何难解禁烧难题
 
  连日来,全国多地受雾霾侵袭,秸秆焚烧也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花样繁多、含有恐吓意味的禁烧标语也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10月23日  新华网)
 
  “哪家地里冒烟 公安把你收监”“焚烧秸秆时 就是坐牢日”“上午烧秸秆 下午就拘留”,在乡村道路两旁、田间地头,类似的标语随处可见。一些地方花样繁多、含有恐吓意味的禁烧标语也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任性标语的背后显示出秸秆焚烧工作的无奈和艰难。
 
  “年年禁烧年年烧,岁岁出招岁岁遭”,这是秸秆焚烧顽疾的真实写照。秸秆禁烧工作已开展多年,但收效甚微,为人诟病。高压政策层层传导、农民反对不曾消减,基层干部有苦难言,“秸秆季”里的“烧”与“禁烧”依然胶着难缓。真是陷入了春风吹又生,年年烧年年禁的怪圈,是执法无力还是无能为力。焚烧之火该怎么熄?考验着基层工作人员的智慧与能力。
 
  从这些标语任性可以看出,基层干部也是“蛮拼”的,在宣传标语上狠下功夫,简单易懂又回味无穷,潜移默化中宣导理念、增加警醒。但是禁烧工作举步维艰,禁烧效果差强人意。一些地方因秸秆“禁烧”工作不力,干部被处罚,地方财政资金被扣甚至罚款。即使这样,年年禁止的“烽烟”也照样升起。
 
  我们不得不问,农民为何每年都要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去焚烧秸秆呢?秸秆到底是“垃圾”,还是“宝物”?解决秸秆禁烧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秸秆禁烧难在哪里?传统的秸秆禁烧方式是重“堵”轻“疏”,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甚至还会伤害干群关系。现代的秸秆禁烧处理方式是面临量大且分散难以被集中利用,更面临着高成本低效益的瓶颈。因此,“一烧了之”的行为,既省时省力也干净整洁、提升肥力,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但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灾害事故,明显是弊大于利,实不可取!
 
  为了让秸秆焚烧得到标本兼治,就需要当政者从实际出发,从广大农民的实际出发,多到基层去了解问题,到一线去推动工作,探索合法合情合理的解决之道,借助科技力量,寻求一种技术先进、操作性强、市场认可、农民接受四方满意的综合利用道路,开创乡村秸秆利用革命,提升秸秆经济价值,让秸秆问题成为一种不敢烧、不能烧、更不想烧的新常态。
 
  笔者认为,秸秆“禁烧”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对待秸秆焚烧现象,只有辩证对待,疏堵结合,既给予充分理解帮助,又加强监督检查,才能真正让农民不愿烧,不仅助农民节支增收,还可还天空一片蓝天白云。(文/凌月)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